秋风乍起防“悲秋”

2022-07-15 03:0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秋风乍起防“悲秋” 》,欢迎阅读!
悲秋,秋风

秋风乍起防“悲秋”

作者: 林楚

来源:《祝您健康》 2012年第10



谨防“情绪疲软”

天气凉爽了,但许多人却犯困、精神疲乏。这是因为经过持续高温的夏天,人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出现脾气暴躁、容易发火等“情绪中暑”状况。到了立秋前后,随着天气渐渐凉快,人也从过激情绪中调整过来,这时就容易因身体能量消耗过多,而出现疲软、困乏等状况,严重者会影响正常生活。

为摆脱这种“情绪疲软”状态,最好能保持充足睡眠,尽量争取在晚上10点前入睡;要早睡早起,早晨如能提前进入储备状态,就能防止一上班就犯困;中午适当“充充电”,小睡10~30 分钟可化解困顿情绪。在饮食上,最好吃清淡些,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酸性物质,加深困倦;要多吃水果、多喝水,最好是喝绿茶,提神效果远比咖啡好。此外,这种困乏状态和人体缺氧也有关,因此,可在室内放些绿色植物,如吊兰、橡皮树、文竹等,能释放氧气、调节室内空气。

秋天莫伤感

一阵秋风起,落叶四处飘,每每此时,一些中老年人,身临草枯叶落的秋天,心中常有凄凉、苦闷、垂暮之感,易诱发消沉心理。

为什么秋季里有些人容易伤感呢?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人体大脑底部,有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它能够分泌“褪黑素”。这种激素能促进睡眠,但分泌过盛也容易使人抑郁,气温的变化对其分泌会产生间接影响,尤其是在冷热交替的换季时节。

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与五行学说和四季变化有着相应的联系。以五行学说中“金、木、水、火、土”的“金”为例:五脏中的“肺”属金,七情中的“悲”属金,四季中的“秋”也属金。因此在秋天,尤其是秋雨连绵的日子里,人们除了容易“秋燥”,有时也容易产生伤感的情绪。

此外,“ 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的骤然下降,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均受到抑制,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使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还会出现心慌、多梦、失眠等一系列症状,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低温抑郁症”。

预防“悲秋”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调节,保持乐观情绪,切莫“秋雨晴时泪不晴”地自寻烦恼。秋天,乃“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大好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大可不必自寻烦恼。

饮食滋养好心情

早餐一定要吃,尽可能食用牛奶、蛋、水果,补充蛋白质和钙质的摄取量,以增强耐力与意志力,经常不吃早餐的人,不但无精打采而且意志力也较薄弱。

注重养心和养肝,多喝玫瑰花茶或菊花茶、莲子茶,因为它们有清肝解郁的作用,长期喝对于抑郁很有帮助。

多吃莲藕、莲子、小麦、甘草、红枣、龙眼等,这些食物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对焦虑、抑郁很有帮助。核桃、鱼类等含有较多磷质,也会帮人们消除抑郁。




克服情绪低落

1 参加锻炼:体育锻炼能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和心理变化,较适宜的运动项目有慢跑、户外散步、跳舞、游泳、打太极拳等。

2 改善营养:维生素B有助于改善情绪,这样的食品有全麦面包、蔬菜、鸡蛋等。

3 走亲访友:找知心的、明白事理的亲友,向其倾吐心里话。

4 乐观幻想:有些人遭受了一点挫折,凡事总往坏处想。克服的方法是,宁做乐观的幻想,不做消极的猜度。

5 奋发工作:一旦潜心事业,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便能使人忘记忧伤和愁苦。

6 旅游和外出:心情烦闷时,看看青山绿水,看看袅袅炊烟,疲劳、苦闷之感顿消。

7 看电影:抑郁时,看部喜剧片,移情效应很明显。

(编辑汤知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efe39f3f3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