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识字2.传统节日

2022-04-03 06:3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识字2.传统节日》,欢迎阅读!
传统节日,识字,下册,单元,语文

学科 课题名称

语文 年级/ 二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第三单元 识字2.传统节日

正确地朗读课文,明确课文的写作顺序,感受课文的韵律美;了解春节和元宵节习俗,学会仿

难点名称

写句子。



本文以我国的传统节日为题材,按照时间的顺序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这7个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以及它们特有的习俗,写出了传统佳节的热闹喜庆,能够让孩子们从中感受

什么难 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篇课文相对之前的课文来说,结构清晰,

难度不大,但是节日排序,也就是课后第二题,以及每个节日的习俗,尤其是

难点分析

端午节习俗,很多孩子犯难。

本课所涉及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春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节恰恰是孩子们需要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因二年级孩子生活经验不足,再

什么难 加上因地域差异、文化差异,因此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日的内涵,感受节日的欢

庆与幸福,激发民族自豪感存在一定的难度。

1.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了解传统节日;

难点教学方法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指导朗读,感受童谣的韵律美。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节日图片导入:

1.今天我们的识字和节日有关,那有哪些节日呢?大家看着图片来猜一猜。

2.(先出示第一幅图:春节) 为什么这幅图是春节呢?(贴春联是春节时的一个传统习俗。)指导说完整的话:春节时,大家都要贴春联。

3.谁能说完整第二幅图?(那么多的灯笼,大家都在猜灯谜。

导入 4出示第三四幅图,让学生自由选择说一说。

5.它们都是传统节日,明确“传统”就是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世代流传下来的,人们爱做的事情)

6.现在谁能把这四个节日按顺序贴在黑板上?

7.带着学生板书课题:传统节日(提示“传”的第五笔“竖折折”一笔写成,左右结构)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传统节日是不是只有这四个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请小朋友轻轻把书翻到31页,出示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一标课文有几句话;

知识讲解 3)文中提到了哪些传统节日,用“ ”圈出来。 (难点突破) 2.检查自读:

1)文中有几句话?你是凭什么判断的?(圈句号,标句子,校对) 2)指名8名学生轮读文中的8句话。 3)适时正音“乞qǐ”和多音字“重”,在文中是“重chòng阳节” 4)小朋友,你圈出了哪几个传统节日的名称?

5)黑板上已经有四个节日了,哪几个节日还没有?谁来读一读这三个节日?


6)出示清明扫墓图、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图、重阳赏菊敬老图,你能对应它是哪个节日吗?

7)读一读课文,你知道这三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时间?你能不能把这三个节日也按顺序排列进去?学生板贴加节日。

指名按顺序、完整地来读一读这几个节日。全班齐读。

3.出示课文内容,读一读加红的字(笑、炮、潮、扫、炮,飘),看看有什么发现(发现这几个字的音节中都有韵母αο)

4.这几个字是老师标出来的,你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出其他音节带韵母“αο”的字?指名学生说。

5.这些字都在每句话的最后,它们都带韵母“αο”,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感觉。(感觉读起来特别流畅,很有味道。

三、春节

过渡:在这些节日中,哪些节日比较热闹呢?对啊,我们刚刚度过的春节,就是最热闹传统节日。

1.出示第一句话,谁喜欢春节节日的,来读一读!

2.老师这儿,有许多漂亮的窗花:剪窗花、贴窗花也是春节的传统习俗,窗花的图案都是吉祥的,剪窗花的人都是技艺高超的。

3.除了贴窗花,春节的传统习俗中还有贴什么?(贴福字、贴年画) 4.指导“贴”字:左右结构,左边“贝”,右边“占”(无论贴什么,都是人们把最宝贝的东西粘上去);写时注意:左右均等,上下齐平。

5.春节时除了贴贴贴,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传统习俗呢,出示包饺子、拜大年图片,仿照课文第一句填空:春节到,人欢笑,( )( ) 6.你还知道还有哪些传统习俗吗?指名再仿写几个句子。 四、元宵节

1.热闹的春节过后,我们又迎来了哪一个传统节日?那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有哪些传统习俗

课堂练习

呢?谁来读一读?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就是看花灯,谁再来读一读?

(难点巩固)

2.老师这儿有两幅图片,你知道哪一个中“街”,哪一个是“巷”?

3.元宵节时,大街小巷是一番的景象呢?出示图片,理解:大街小巷人如潮 (每一条街道上都是人,到处都是人。 4. 成语积累:除了文中的“人流如潮”,描写人多的成语还有哪些? (人山人海,人来人往)

5. 元宵节除了人多还有什么?(灯也多)这么多人都在干什么? 6. 看,花灯来啦!出示花灯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花灯?

灯多,人多;人多,灯多,元宵节可真热闹啊! 五、指导书写: “热”:翘舌音,上下结构,右上“九”字加一点; “闹”:半包围结构,先写“门”,再写里面的“市”,悬针竖写在竖中线上,不能写出“门”

“街”:左中右结构,三个部分的比例匀称,笔画较多要注意书写紧凑,中间两个“土”要写得稍上一点,下面的“土”的第二笔是“提”,右边的“竖钩”要写得稍长。

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的传统节日,也了解了热闹的春节和元宵节的习俗,这是我们的历史

小结

财富,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的传统节日,让我们下节课再去了解其他传统节日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f15d84873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1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