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小年习俗区别

2022-03-20 11:37:4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南北方小年习俗区别》,欢迎阅读!
南北方,小年,习俗,区别

南北方小年习俗区别



南北方小年习俗区别 南方小年习俗 1.掸尘

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汉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2.祭灶

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灶节.人们在腊月二十四都要祭灶,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

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不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也有意为让灶王的嘴甜,光说好话. 3.吃年糕

在南方,小年这一天做年糕是很多地方的传统.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北方小年习俗

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祭灶

小年这天,也是汉族民间祭灶的日子.汉族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四,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祭灶对联

;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 接灶 . 接神 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柳腔戏>.茂腔戏>都是说的灶王爷这段故事.

灶王最初只管火,后来受天帝委派为掌管一家的监护神,被封为一家之主.他权力很大,却连个土地庙大小的庙宇也没有,只有一张画像(木板印制的年画)贴在灶墙上.两旁贴上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东厨司命主,南方火帝君 的对联,横批是 一家之主 .

祭灶时要摆上枣和糖瓜等果品,糖瓜是用大麦发酵糖化而成的食品,据说是让灶王吃了嘴甜,也有的说为了欺住他的嘴,叫他上天光说好话不说坏话.焚香祭拜,将旧灶君像揭下焚化.换上新像,就算送灶王爷上天找王皇大帝汇报去了. 祭灶时还要供上碗面汤(面条),俗话说: 灶王爷本姓张,一年一顿杂面汤. 面汤是用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制成,可见灶王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灶王腊月二十三上天,初一五更回来,就算完成汇报任务,带着吉祥保佑一家过平安日子了.

如今,祭灶王的人越来越少了,但过小年吃糖瓜的习俗仍在汉族民间盛行. 腊月二十四日以后,人们开始打扫庭院.居室,清除积垢,置办年货,制作节日食,一直要忙到除夕. 小年习俗

小年是春节的前奏曲,热闹仅次于年,那么小年有哪些习俗呢? 1.祭灶王

小年夜也叫祭灶日,首当其冲的习俗当然是祭灶王.北京俗曲>:〝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二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豆干草一碗水,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贺,祝赞那灶王老爷降吉祥.〞寄托了汉族劳动人


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2.扫尘土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做到窗明几净. 3.剪窗花

在小年这天,为过年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等等,都是些预示着吉祥如意的样式,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节日的喜庆. 4.贴春联

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

南北方小年习俗区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f1cca9c87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c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