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三字经》教案

2022-07-10 17:00: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典诵读《三字经》教案》,欢迎阅读!
诵读,三字经,教案,经典

二年级上《三字经》经典诵读教案



教学内容:

经典诵读教材――《三字经》

原文: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并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的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3、通过学习,明白更深刻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 使学生会读、会背这两句三字经。 2、使学生理解这两句三字经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苏询故事磁带,《三字经》朗读磁带。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询是谁?(历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听有关他的故事呢?

3、好的。现在老师给你们讲讲《苏询苦读》这个故事。放苏询故事磁带。 苏询,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询年轻时并不好好读书,而是糊里糊涂地日子,直到二十七岁才发愤学习。学了一年多,就去考进士,茂才,结果都没有考中。这才使他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要得到成果非下苦功夫不可。

一天,苏询的书房里冒出了黑烟,大家都很奇怪,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走进去一看,只见苏询正把一摞摞文稿往火炉里送。原来,他要把他过去所有不成熟的作品全部烧掉,决心从头开始。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如此发愤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的文章轰



1


动京师,士大夫争相传阅,学者竟相郊法。

4、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各抒已见,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 5、导入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二、诵读原文,感悟道理。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不认识字的读音。 2)诵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看哪组读得又快又准。游戏:开火车)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请听录音。(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自己试读。

3)指名读,师生共评。(进一步引导学生读出经文的节奏韵律) (4)齐声背诵。 3、质疑问难。

1)同学们。这两句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苏询到了二十七岁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我们年纪轻轻,现在开始用功是绝对来得及的。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3)你们学明白这段故事了吗?那就请听同学们来讲一讲吧!(进一步感悟原文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4)小结:可见,我们已经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只有把握现有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将来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拓展升华



2


1、在生活中,你的长辈是如何教育你学习的?你喜欢他们的方法吗?说说理由。 2、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f42512e49649b6649d747c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