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解开了我多年前的一个心结(于洁)

2023-05-01 01:2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谢谢你解开了我多年前的一个心结(于洁)》,欢迎阅读!
心结,解开,年前,谢谢,一个

谢谢你解开了我多年前的一个心结

江苏昆山葛江中学 于洁

“于洁工作室”第二批成员进入已经半年多了,时间不长,成员们经历的挑战却不少,今年暑假7月份的苏州市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参赛选手实战演习观摩活动,有全国各地450多名班主任前来,成员们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极好地完成了我布置给他们的各项任务;8月底昆山市新入职中学教师培训是个更大的考验,我要选拔出6位工作室成员每人上台做30分钟的特定专题讲座。讲座前,在我的工作室里,成员们一次次地试讲给我听,不断修改内容和课件,直到全部是能够吸引人的实用干货,直到课件上每个字每张照片都令我满意,直到完全脱稿、使用翻页笔站立讲课。

在这个试讲选拔的过程中,石牌中学的俞艳君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个子瘦小,我非常担心她没有气场,压不住会场,没想到她一开口声音响亮很有力量,在第一轮试讲中,她是第一个在内容上获得我通过的成员,只需要修改课件。我注意到她在试讲的时候整个人是绷紧的,看得出她非常紧张,但是估计是在家里已经反复练习的缘故,虽然紧张,但是很熟练流畅。这应该是一个很努力认真的成员。我很干脆地选拔了她成为六分之一。

821日在讲座会场,我主持了这次培训活动,6位成员依次上台讲课,每个人都表现出色,俞艳君老师依然是非常紧张的状态,也依然顺利完成了讲座。在下面听讲座的其他工作室成员事后赞叹:看得出她非常非常紧张,可是她讲得真好,口吃清晰,语速正好,一个搁楞都没打。



831日下午3点,苏州大学教师继续学院邱老师和我在QQ上联系,要给西藏来的小学班主任们做个实用操作性培训,我们商量下来就采用昆山新教师入职培训的模式,由我工作室的6位老师进行6个班级管理实用操作性讲座,由我主持串联。

商定后,我的内心无比喜悦。带工作室以来,我努力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让我的工作室成员能够一次次提升自己,能够找到每个人最擅长的班级管理方法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和管理特色,走出他们自己的学校,走出昆山,走到苏州甚至更远的地方。至今已经有成员分别为苏州相城区新入职教师、吴江新入职教师、苏州市区新入职教师做过专题讲座。

而现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一次更好的机会给了我们工作室,去苏州大学给西藏老师做讲座,这既是对成员们能力的肯定,也是一次更大的挑战。

考虑到时间定在911日(周四)晚上,我已经来不及让以前没有做过讲座的老师到我身边来试讲,于是决定让这些年来在我的工作室里已经做过讲座的成员报名。我给出了20分钟的报名时间,20分钟内如果报名人数没有达到6个人,就由我来指定人选。



我在工作室群里喊了一声:“在线的成员吱一声,我有事情要说。

这个时间点,很有可能成员们不在线看不到消息,因为831日是学生报到的时间,有的学校在上午,有的学校放在下午。就算上午报到的,班主任们下午也有可能参加学校各种会议或者忙着布置教室或者忙着搬办公室或者备课。

在线的成员们都应声了,我注意到俞艳君老师也应了一声。我把情况说明了一下,然后说“现在开始报名,报名人员把姓名、单位、讲座主题一起发出来,我马上转到苏州大学,这样他们可以尽早把讲座证书开好,等讲课那天就可以发给大家了。这个证书你们将来用得着的。20分钟后截止报名。

有成员秒报名,有成员很快跟上,当四个名额已经报掉时,俞艳君还没有任何动静。我有点着急,内心深处,我觉得她讲得不错,应该抓住这次机会去讲讲。我于是拨了个电话过去:“艳君,我是于老师。

“哎,于老师。”她的声音弱弱的,怯怯的。

1


“你在线吗?看到群里的信息了吗?”我担心她会不会有事在忙没有看到后面报名的信息。

“我看到的,于老师。”依然是怯怯的声音。 “那你报名吗?”我有点惊讶,看到了为什么不报名啊?只要把上次那个现成的讲座再讲一遍,不费事费神啊,何乐而不为啊?多好的一次机会啊。

“我„„我不报了。于老师,我觉得我讲得不好,那天听其他五个老师,我觉得我讲得是最差的一个。”她支支吾吾地回答。

我莫名惊诧,她对自己的判断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莫非她自己那天非常紧张,她觉得其他成员都镇定自若,所以觉得自己很差劲吗?算了,既然她这么说了,我也无语。

“好的,我知道了。”我有点失望地迅速挂断了电话。

而就在我放下电话的那一瞬间,最后的两个名额已经被其他成员报掉了。

6个报名讲座的老师迅速地建立了一个新的讨论组,我在讨论组里交代了关于讲座的一些注意事项,要求每个人都要认真对待全力以赴,不能有任何掉链子,这关系到我们工作室的名誉。



对于俞艳君的退缩,我有点失望,但是手头事情太多,我很快就转移了我的注意力,不再去想这件事情。

傍晚515分,我的QQ上收到了俞艳君的一封信:

一个电话的意义

今天,看到工作室群里有消息,我点进去一看,于老师又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福利,苏州大学做讲座,有6个名额。

报还是不报,我心里纠结着,最后还是没有勇气。就到报名结束几分钟前,于老师给我打来了电话,我支支吾吾地拒绝了。

挂了电话,一切如梦初醒。

我才意识到,我失去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从小到大,我一直不是班里数一数二的那一个。也许是很少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一直觉得自己不行,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行过。

这次暑假的昆山新入职教师讲座,没想到这么顺利,我第一轮内容成功晋级,不需要修改。但是真正做讲座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讲得最不好的那一个。可是今天,我居然接到了于老师的电话,这对我是一种莫大的认可,这种认可比参加讲座的意义更重大。也许只是于老师一个随意的电话吧,可是却让我瞬间明白原来自己真的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好。

虽然机会失去了,但是,就是于老师的这个电话,给了我继续走下去的动力。我要告诉自己,原来我真的可以。

这让这个新学期有了更多的意义。

看完她的信,我心里的那一丝失望顿时释然了。 而同时,困扰在我心里多年的一个结,也解开了。

多年前,我带的班级里有个学生M,成绩属于中等,没有哪一门特别突出,也没有哪一门特别落后。我观察下来他似乎学得比较轻松,也就是上课听听,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其他额外地刻苦认真的样子。数学成绩上,他属于100分的卷子稳定在8090之间的那一类分数。

偶尔有一次课余时间,学生们研究一个奥数题,尖子生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他解出来了。给我留下了印象。我心想,常规题目他成绩平平,思维不一样的奥数题他倒是能够一展身手,如果以后有好的机会,我一定要推荐他参加。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fd686f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