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另一种乡愁

2023-04-07 14:01: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梅花,另一种乡愁》,欢迎阅读!
乡愁,梅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梅花,另一种乡愁

作者:方华敏

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版》2016年第01

记得儿时,我唱着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深一脚浅一脚地疯跑在落雪的三九天,摘一朵盛开的梅,捧一团蓬松的雪,真就有了李渔雪点寒梅横小院的意境。

初识梅,是在画上。每年除夕,老屋厅堂正墙早早换上匾额和字画。待到正月十五过后,外公就取下卷好包藏,准备来年春节再挂。我那时小,长大后才知这画是有名的《九九消寒图》。据说,旧时的闺中女画素梅一枝,枝上共有白梅八十一朵,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从冬至起,每天用红笔将一朵白梅描红,待到白梅红遍,就出了,九尽春来。真是奇了,那时的女孩虽然身置寒冬,却是日日与洋溢春意的花儿相视,看似寻常的细微,也有意义的品赏,应为梅花最有美感的记载了。

在我的童年,无论是画里静止的梅,还是树梗上凌寒的梅,都开在我心里。外婆针线活做得极好。她在我的浅色衬衣前胸处,绣一簇粉色的梅,带着一团团的喜气,惹得小伙伴用小手摩挲,怜惜不已。我的书包搭盖上檐的梅花瓣是外婆剪纸后再以细毛线缝制的,淡黄的底色突兀出炫耀的朱红。夜晚,一灯如豆,外婆纺线织布,雪白的棉线从她手中均匀地抽出,细细袅袅;棉线穿梭在她织机经纬里,像是把早春的希望也织进光洁的线条里。

待我学会识文断字,再看那书里的梅,分明是染着乡愁的。明末张岱在西湖大雪三日、鸟声俱绝之时,独往湖心亭观雪,并以青梅煮酒,酒意诗情,写下如水墨画般的西湖冬景,那份岑寂中的干净百媚多像他天府故国的梅花。《红楼梦》第五十回,贾宝玉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诗中的踏雪寻梅,则是禅心与梅心的天然合一,有藏在梅里无人知晓的春愁。

待我离开故乡定居南京,这一年一度的梅花之约俨然成为既定的仪式。悠悠穿行梅林,细碎的花瓣寥寥地落在脸上,抬头细看,朵朵含苞的梅尖上也噙着盈盈的露水,触梅思旧,故乡《九九消寒图》中描红的梅,细腻也好,精致也罢,却只是锁在老屋里的山水,只可想象不能触摸。儿时衣裳、书包上的簇簇梅花,楚楚盛开在岁月深处也好,鲜活灵动也罢,却只是一幅疏朗的水墨,墨色晕开染成墨梅,才能风神绰约。此时斜斜的一枝梅红,仿佛从一曲纺机吱吱哑哑里漾出,细针密线地把我织进童年的月夜。 ……

梅花于我,是相遇故知,寻一丝慰藉,细水长流。 梅花于我,是另外一种乡愁。

(选自《东海岸》2015年第1期,有删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心湖涟漪

本文以梅花,另一种乡愁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按照时间的顺序分别写了识梅、绣梅、读梅、赏梅四件事。在作者笔下,梅花如同亲人一样,成为作者遥寄思念的载体,寄托了作者对童年及故乡浓浓的思念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fe0b6c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