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

2022-06-11 21:59: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欢迎阅读!
立德,树人,美术教学,初中,如何

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

山东省栖霞市翠屏中学 265300

党的十八大在教育方面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可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前提和基石。立德就是指坚持德育,正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励及感化;树人就是从学生的根本出发,以最合适的方式来改变、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念。美术即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是美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德育效果的一条有利途径。初中美术教育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围绕德育目标,让德育渗透于美术课堂中,以收到润物细无声良好效果。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道德素质

初中生正趋于青春期,感情冲动、思维不定型。教师的专业素养与道德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极大。特别是美术理论的引导,对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就是指挥棒,老师说什么学生就信什么。

所以,对初中美术教师进行理论培训非常重要。一是抓好初中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提高,全力提升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师队伍素质;二是从经费层面做好初中美术教育专项经费的划拨,从硬件与软件方面为初中美术教育配齐必要的教育资源,全力夯实初中美术教育的保障机制与考核机制;三是针对美术教育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特点,健全美术教育考核督导机制与体系,力求从各个层面为初中美术教育提供有力的督导与引领。这要求从学校层面就要出台一系列考核检查初中美术教育工作的政策与制度。 二、提升美术课堂情景的育人魅力

课堂情景对学生影响是巨大的,教师课堂的表现影响着学生情感的发展,教师教学时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绘画是无声的语言,教师作为美术课堂的组织者,如何让绘画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成为师生相互关爱的纽带呢?这是德育教育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创设一种和谐、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组织他们自由作画,进而激发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其次,教师在授课中应多用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在和谐的氛围里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第三,作为引路者,应在正确引导的前提下,有目的地唤起他们的作画兴趣,以科学的方法带领学生走进艺术的殿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向他们灌输新的内涵,并针对生活中的新发现以及所见所闻所感去分析美、丑、善、恶,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来;第四,作为辅导者,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相互信赖,使学生愿意向教师靠拢,与教师真诚相处,自愿接受教师的教诲和指导。如命题画《我的家乡》,教师凭借多种媒体与学生共同感受动人的画面、造型独特的建筑、蔚蓝的大海中海鸥在展翅翱翔……如此,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按照学生意愿指导学生构成画面,对照画面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家乡之美,在美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发挥美术教师评价引导的作用

课堂评价是美术老师激励学生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个评价不是用一张试卷可以完成的,而是要深入到学生中,通过对学生和家长的访谈,以及该班在一些美术活动中的表现去判断。这样的评价结果更为真实、客观。有的学生善于绘画、有的学生善于手工、还有的善于欣赏,这些都是美术教学所应该涉及的领域,如果仅仅以绘画甚至对美术知识的僵化掌握来判断课堂教学的成效,无疑是极不科学的。美术课不是培养艺术家的,而是培养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和技能的现代公民的手段之一。如果学生只能在课堂中接触美术,那么这样的教育也不能算是完善的。学校应该想方设法地在课后为学生进一步提供激发美术学习兴趣、表现美术才华的场地、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以美术的方式加以表达。教师可以把握学生的真实思想,以美术这种柔性的方式去滋养学生的心灵,这才能真正体现出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四、发挥美术作品本身的育人功能

1.充分利用美术欣赏课。在当前我国初中美术教育中,美术欣赏课是除绘画课占比最大


的课。在进行艺术作品的欣赏时,老师可在讲述前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自由发表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比如在欣赏我国著名的国画《父亲》时,就可以借助对学生的提问来引起学生对自己父亲的讨论,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对于自己父母的尊重,发扬我国文化。

2.寓画于情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初中学生正趋于青春期,个性差异较大、梦想较多、不切合实际。教学时美术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来活跃美术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在合作讨论以及创作中不断培养良好的品德与习惯。如童谣配画《背太阳》,在作画前,让学生把听到的过去的生活与经历分别在课堂上以口头形式表述出来,尔后将其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当学生理解了童谣诗大意之后,再采取分组合作、分工合作等方法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在合作过程中既增强了学生的友谊,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还让他们体会到了集体力量的作用,集体荣誉感也油然而生。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进行立德树人方面,美术教育有独特优势和方法,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因此,作为初中美术老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对比中,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011229471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