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分析与对策

2023-02-03 23:2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分析与对策》,欢迎阅读!
对策,上课,现象,大学生,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分析与对策

作者:张晶

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28

要:大学生课堂玩手机普遍存在于高等学校中。这种现象不仅严重降低高等教育的效率,而且影响大学生的素质。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课堂玩手机在学生自身和教师两方面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课堂玩手机 高等教 原因 对策

Reasons of Classroom Phone Playing in Colleges and Strategies Zhang Jing

College of Biological Chemic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Jiaxing University Jiaxing 314001 China

AbstractClassroom phone playing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colleges which not only harms the efficiency of high education but also influences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asons of classroom phone playing from the two essential aspects of college classroom including students themselves and teachers. Then several applicable measures and solutions were suggested.

Keywordscollege student classroom phone reasons measures

手机功能不断升级,其服务网络日益快捷,逐渐成为信息共享、视听娱乐、购物理财、甚至日常办公的必要辅助设备,但是该发展却使当代高等教育受到更多挑战 (李滢彤 et al. 2012)。统计显示,90%的学生在课堂上玩过手机,而更有60%以上的学生每10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严重干扰了课堂教学效率 (武汉新闻网)。美国马里兰州格雷斯克里斯汀学校校Knode说,国外大学也有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 (网上车市)。课堂玩手机已经成为国际难,亟需进行原因分析,进行课堂教育策略与方式的调整。 一、大学生课堂玩手机原因分析

我们从参与高等学校教育的两个主体的角度:教师与学生两个因素进行原因分析。 1. 教师因素

部分教师教学时的态度敷衍、行为不当、内容陈旧、手段落后 (张健, 2013),这些对学生好奇、图新鲜等年龄特点的忽视,导致他们无法根据学生的反应、课堂气氛的变化、课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内容的进展进行课堂教授方式的灵活变化,导致学生兴趣索然、缺乏参与感、丧失学习积极性、昏昏欲睡。在这种情况下,手机中信息内容的多样性,发布信息的参与性与认同感,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年轻人的心,继而取代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的主体地位。目前,大部分高校存在的学评教制度,导致部分教师因怕学生给自己打低分而无视学生玩手机的现象,更加促进了该风气的形成。 2. 学生因素

1)很多大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观,对未来没有良好的规划,学习目标模糊,于是在大量自由时间、自由选择的充斥下表现出无所适从的群体行为。同时,部分大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致使这种无所适从表现为求知欲望下降、玩儿手机等娱乐活动不断蔓延。2)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或者课程没有丝毫兴趣,其判断基础是社会需要量小、就业便利程度低、竞争压力大等功利性原因,继而导致丧失学习信心和积极性,更有甚者在所学专业与个人兴趣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时产生人生价值观体系的扭曲,质疑高等教育的有效性,甚至怀疑基础的是非观念。

二、应对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的对策

1. 端正教师的上课心态、纠正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态度

对于教师,端正偷懒心态,促进教师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变化,以积极心态、灵活方式应对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的大学生团体,并且实时更新教学内容与目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对与学生,召开主题班会,促进大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明确不受专业限制的学习能力与思维方法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认可与积极参与。 2. 将手机塑造为学生自学的途径、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既然手机能够进行信息的查阅与贡献,并且学生均有好奇、好胜的年龄特点,教师可有意设定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采用手机、限时进行背景、方法、实例的搜集、归纳与讨论。该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能够将手机的角色从娱乐手段调整为学习工具(温凤鸣, 2014),促进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此同时,监督与加强学生的是非观念,促进学生在通过手机进行信息的发布、阅读、共享、传播过程中,实事求是地辨别信息的真假、去伪存真,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社会观。 3. 学校大氛围的营造、各部门的齐抓共管

为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学校可贯彻大一紧、大二适中、大三大四要放松的方针,对大一新生的管理,应与高中的管理方法接轨,使学生从高中到大学有一个过渡和适应的过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强,逐步放松。营造一个既和谐有序、又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局面。同时,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的控制需要学校各部门、各个环节齐抓共管。例如1)网络技术部门:在上课期间控制无线网络流量,必要时屏蔽手机信号,有理、有利、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节地营造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2)教务管理部门:监督学生上课纪律,对上课玩儿手机次数超过限制的学生,责令重修,并且缴纳重修费,增加逃课成本,扼制玩手机现象;(3)教学督导部门:作为独立第三方参与学评教制度,客观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三、结束语

手机是对当代高等教育的挑战,需要教师顺应时代发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发展需要,将挑战转化为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就能够不拘一格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滢彤, 梁利, 赵靓, 于开爽, 王祥灵, 2012. 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的思考李. 中国- 东盟博览 9 96-97.

[2]网上车市, http//edu.people.com.cn/n/2014/0427/c1053-24947282-24947282.html. [3]温凤鸣, 2014. 手机上网对课堂学习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 教育教学论坛 38 1-2. [4]武汉新闻网, http//edu.sina.com.cn/l/2014-2004-2029/0745242595.shtml. [5]张健, 2013. 大学生课堂手机控现象探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9 24-25. 作者简介:张晶,(1982~),女,博士,讲师,环境工程专业教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03f2c8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