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2022-04-23 10:4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研究》,欢迎阅读!
管理模式,财务,农村,研究,关于

关于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作者:冯雪剑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7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发展也在稳步进行。在我国新农村建设指导方针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由农村三资代为管理,对财务的统计和核算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三资是对农村的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统称,是农村财务管理发展的重要集体机构。农村三资代理中心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民众自身的利益,就现如今的农村三资管理状况来看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影响着农村的整体发展和变革。文章根据农村三资管理现状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和策略,加速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从而实现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1、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现存问题

1)农村三资管理水平低下,难以顺应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三资管理方面的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历史留存的计划经济痕迹,对于提高农村财务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的积极作用,但长此以往也限制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近年来的农村财务管理流程来看,主要的问题在于角度形式和管控措施的落后,达不到社会发展对财务管理的需求。新农村建设带动了底层群众的经济发展,我国农村地区正在逐步开展三资管理体制的革新建设,但是因为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农村三资管理水平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2)农村集体经济机构缺乏法律意识,延缓了农村财务体制的变革

农村集体经济机构的不完善导致主体部门无法发挥其职能作用。大部分农村的产权关系混乱,集体资金链条严重断层,农村的民法和经济法都没有确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归属权,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村委会的支书和主任去管控和分配资金的流向,村委会其他的干部人员没有起到监督管理的岗位职责。不明确的划分就致使农村三资管理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模糊地带,甚至没有相关的制度规定,比如农村集体资金的抵押方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是否需要缴纳部分业务的营业税,运营后的利润资金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等,这些问题在农村财务经济管理组织都没有明确的规范制度,农村集体的财务整合和成本核算在管理工作中也有很大的难度。在农村三资的监管的工作中,很多领导干部钻法律空子,滥用职权来干涉集体资产的支配问题,对集体组织使用行政命令,甚至出现一些干部的收支谎报、单据作假等违法乱纪行为,对农村集体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威胁。还有些领导干部混淆政府的职权运用,随意罢免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干部,从而导致农村三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不齐。

3)农村三资从业人员整体水平偏低

农村三资管理人员的人员流失量大,队伍团体稳定性差,因为农村三资管理人员多数都是村里的人,普遍文化素质低下,综合水平达不到农村三资代理中心的要求标准。农村三资管理人员缺乏财会管理的创新和改革意识,没有加强学习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方法,人员的专业能力无法改善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不利于农村三资管理的工作开展。

2、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现状改进的管理策略

(1)补充和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

从现在我国农村三资监管方式的角度来说,要想革新农村三资管理现状,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农村三资关于财务管理制度的改进和完善。资产评估资源登记制度、招投标制度、农村集体


资产管控制度和干部任选制度等都是三资代理中心需要创新改进的重要工作内容,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农村三资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状况,重新考核、筛选和培训财务人员,对于农村三资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操作技术的规范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专业财务人员的选拔,将他们与基层领导干部分开,避免会计和村干部之间串通一气,降低贪污腐败问题的发生概率。

(2)加强执行农村三资基础工作

农村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的强化落实,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需要根据农村近些年的财务状况去有针对性地制定农村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给农村三资人员在工作执法时提供更有力度的保障。第二方面要求通过资金出入的流动控制来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现金的流动也是着重需要严格控制的管理工作。第三方面是在会计人员审查财务状况的过程中,需要分析研究

并存档原始数据记录。第四方面要求农村三资人员根据会计法来严格约束自身的业务行为能力。

(3)内外双重构建监管体系

三资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充分掌握内部工作流程的相关内容,并且对这些工作流程的重要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加强对这些工作的管控力度。外部监控工作主要表现在三资管理人员对财务状况的统计公布工作,让人民群众也加入到财务监管工作中,保证财务监管工作在一个公正公开的透明环境中进行开展。

(4)提高农村领导的思想意识

农村干部需要定期去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让他们通过《会计法》等知识学习,去灵活地运用到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中,会计法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主要是为了约束三资管理人员对财务工作的规范执行。

(5)提高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整体工作素质

农村的三资管理人员需要有会计从业证,已经从业上岗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安排培训工作,促使他们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农村地区需要专门为三资管理人员提供培训的场地和平台,让财务管理人员加强学习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实时掌握新的财政指导原则和实施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会计审计业务的能力和水准。

(6)信息化技术融入财务核算的应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行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计算机操作替代人工财务审核和记账的工作模式,加强财务信息软件使用方法的培训工作,拓展专业技能的丰富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现代化财会管理水平。通过软件的培训也能强化农村三资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信心,保障了农村三资管控工作的综合水准得到稳定的提高。

综上所述,现如今的新农村建设极大程度地带动了经济发展,我国的农村三资关于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农村发展的脚步,需要通过一些管理措施来提高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作者单位:317600浙江省台州玉环市鸡山乡人民政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060c5d3ae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4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