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心理学选修作业

2023-03-25 13:2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际交往心理学选修作业》,欢迎阅读!
人际交往,选修,心理学,作业

人际交往心理学选修作业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科学学号:姓名:司春彦





10070142025
社会交换理论对人际交往的启示

社会交换理论是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流派之一。产生于50年代末期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的,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它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那种只从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或抽象的社会角色上去研究社会的作法;在方法论上倡导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原则;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这是对美国心理学B.F.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功能主义的文化人类学和功利主义的经济学的全面综合。

社会交换论的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社会学G.C.霍曼斯、P.M.布劳和R.埃默森。霍曼斯是交换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组普遍性命题:①成功命题。一个人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一行动;某一行动获得奖赏愈多,重复活动的频率也随之增多;获得的奖赏愈快,重复活动的可能性就愈大。②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性行为。如某人过去在某种情况下的活动得到了奖赏或惩罚,而在出现相同的情况时,他就会重复或不再重复此种活动。③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去重复同样的行动。④剥夺与满足命题。某人(或团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愈多,那么,这一奖赏对该人(或团体)的价值就愈小。⑤攻击与赞同命题。该命题包括两方面:一是当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者受到了未曾预料到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从而出现攻击性行为;二是当个人的行动得到预期的奖赏,甚至超过期待值,或者没有遭到预期的惩罚时,他就会高兴,就会赞同这种行为。霍曼斯将 5个命题看成是一组“命题系列”,强调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并认为只要将5个命题综合起来,就能够解释一切社会行为。霍曼斯指出,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想在交换中获取最大利益,结果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一种相对的得与失。对个人来说,投资的大小与利益的多少基本上是公平分布的。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人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彼此之间必然要进行交往,这不仅反映了人类的社会属性,而且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各种需要的心理状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推进,人们的需要及心理都发生了变化,人际交往呈现出与原有交往不同的新特点。

当今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重视相互间的尊重与平等,无论是家庭、校还是企业中的人际交往,每个人都希望个人的隐私、决定、观点、意见和生活方式得到尊重,拥有人格上的平等。人格平等和人格尊重成为人际关系中相 互交换的重要媒介。社会交换理论也十分重视参与者之间的平等关系,认为在所有的社会交换中都包含着一种相互期望,即交换是互惠的。交换双方都希望得到的报酬或利润与付出的成本或投资成正比,谁也不愿长久地进行“赔本”交换。既不喜欢被别人利用,也不喜欢占别人的便宜,即交换的公平原则。只有在平等的交往中,交换才能达到互惠、共同获益,所以人际交往中的平等性趋势正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具体体现。

“实用理性”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特色。在过去的人际交往中,亲情、友情等各种情感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重要因素,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考虑的是自己身边的人,“任人唯亲”是过去选人的重要标准。当今社会这种非理性的做法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06ba858a7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