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解析 秣陵(屈大均)

2022-09-17 06:1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解析 秣陵(屈大均)》,欢迎阅读!
古诗词,阅读理解,解析,练习,答案

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秣陵 【清】屈大均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秣陵怀古 【清】纳兰性德②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 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



【注】①秣陵:今南京市,秦朝称为秣陵。牛首、龙岗均为南京山名。②纳兰性德,曾任清圣祖侍卫,《秣陵怀古》为他护驾清圣祖祭明陵后所作。

1.《秣陵》的颈联,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两个典故,形象地表现了当日金陵人事之凋零。


2.有人说,纳兰性德既是站在本朝立场贬抑明王朝,又是站在历史发展 高度来评价明朝的兴替变化,其所持观点远在许多秣陵怀古诗之上。请联系这两首诗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 ①乌衣巷 ②玉树后庭花(或玉树)

2. ①屈诗通过对南京的景物描写,将历史和现实进行对比,感伤于六朝古都的繁华已成过去,表达厂诗人的亡国之悲和无奈。②纳诗所持观点与屈诗有所不同,他认为明朝后期在北京的所作所为(中原事业)和建都南京的六朝以及后来的南明流亡政权(江左)一样,都是上下贪图享乐,其灭亡也是咎由自取,无须怨天尤人。其立论可谓是发人之所未发。

【解析】 【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理解。考查典故,结合《秣陵》的颈联内容分析。“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结合“乌衣”“玉树”分析,诗歌用到了“乌衣巷”“《玉树后庭花》”等典故,抒写了人事凋零之感。


2.试题分析:诗歌的赏析,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从全诗的角度理解诗中所写之事,运用的意象,描写的画面,所写的典故,以及直接抒情的词句来考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072518f15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0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