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课文笔记小红书

2022-03-25 23:53: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藏戏》课文笔记小红书》,欢迎阅读!
小红,藏戏,课文,笔记

一、关于藏戏的资料

【藏戏】藏族戏剧的泛称,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在历史上多伴随节庆、庙会集市、募捐等民俗活动,其形式和风格带有强烈鲜明的藏民族特点和浓郁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贴近群众、易于被接受,是藏戏最大的特点和优势。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

【唐东杰布】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的开山鼻祖。藏族群众历来把他看作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群众心中智慧、力量的化身。 二、词语解释

1、咆哮: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 2、吞噬:吞食。

3、雄浑:本文指歌声雄壮浑厚。

4、压抑: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 5、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

6、开山鼻祖:佛教用语,原指最初在某个名山建立寺院的人,后泛指首创学术、技艺的某一流派或首创某一事业的人。 7、两面三刀:指耍两面手法。 8、演绎:铺陈,发挥。

9、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境,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欲:想要,希望。 10、优哉游哉:形容从容不迫、悠闲自在的样子。 三、多音字

【哄】①hōng(哄笑)(哄传)(哄堂大笑)字义:好多人同时发生。 ②hǒng(哄骗)(哄人)(哄弄)字义:说假话骗人。 ③hòng(起哄)(一哄而散)字义:吵闹,搅扰。 四、近义词总结

吞噬——吞没 雄浑——浑厚 压抑——压制 朴实——朴素 稀奇——稀罕 神秘——神奇 拖延——耽搁 随心所欲——从心所欲 五、反义词总结

敦厚——狡猾 压抑——放纵 稀奇——普通


一无所有——一应俱全 两面三刀——表里如一 缓慢——快速 身无分文——腰缠万贯 随心所欲——循规蹈矩 六、课文内容导读

1第一部分“藏戏的鲜明特色”(第13自然段)用三个反问句开篇,引出藏戏的特色,说明藏戏的与众不同。

开篇的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突出了藏戏的特色:①带着面具演出;②没有舞台;③一部戏可以演好几天。

这样的开篇方法颇具特色,既先声夺人,总领全文,又激发读者的好奇,引出下文。 2、第二部分“藏戏的来源”(第47自然段):写藏戏的形成过程。

14自然段:过渡句,承上启下,用“还是”引出下文对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的介绍。 2)第5自然段:写唐东杰布面对雅鲁藏布江肆虐的江水,发誓架桥,为民造福。 “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比喻)把雅鲁藏布江比作脱缰的野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水的湍急、自然环境的恶劣、百姓生活的艰难,这也是唐东杰布发誓架桥的原因。

“咆哮”“吞噬”在这里形容激流奔涌的情景,突出了江水的凶猛、自然环境的恶劣,也从侧面烘托了修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无所有”说明唐东杰布非常贫穷。但尽管一无所有,他仍立志造福于民,突出了他高尚的品质。

3)第6自然段:写藏戏的由来及传播情况。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过渡句)承上启下,用“于是”引出下文的传奇故事。 “……,有人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排比句)用排比的句式说明藏戏班子具有巨大的宣传和鼓动作用,无数的人出钱、出物、出力,加入到架桥的伟大工程中。

“撒遍了雪域高原”既说明了藏戏演出的地域之广,也说明了藏戏已深深扎根于藏族人民的心中,深受藏民的喜爱,还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藏戏表演者为了建桥付出了很多辛劳。 4)第7自然段:写唐东杰布的贡献。

“身无分文”与“58座铁索桥”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唐东杰布为西藏的交通事业,为藏戏的创立、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开山鼻祖”点出了唐东杰布的地位,说明他是藏戏的开创者,为藏戏的创立和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3、第三部分“藏戏的特点”(第817自然段):详细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

18自然段:介绍唐东杰布的面具的特点及其成因。先借用传说介绍唐东杰布的身世,为藏戏增加了神秘感。然后介绍了藏戏中唐东杰布的面具的特点,告诉我们这与他的身世有关。

2)第9自然段:介绍藏戏面具的基本特点,引出下文,为下面具体描述藏戏里的面具的不同颜色和形状做铺垫。

31014自然段:举例说明不同颜色和形状的面具,代表着不同身份,象征着不同意义。(介绍国王、王妃、巫女、妖魔和村民的面具的特色。 4)第15自然段:介绍藏戏的简朴演出条件。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介绍藏戏的演出场地很开阔。

“别无所求”凸显了藏戏班子不求名利、一心为民的高尚品质。唐东杰布组成藏戏班子的唯一目的是“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所以对演出舞台、道具等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有观众,能起到宣传作用就行。

“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三个“不要”和“只要”对比,突出藏戏是一种简朴的、大众化的艺术 5)第16自然段:主要介绍藏戏面具得以保留的原因。

面具能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其得以保留下来的原因之一。 6)第17自然段:介绍藏戏的唱腔、舞蹈动作、演出时间等。

介绍了西藏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特点,表明藏戏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这些特点息息相关。4第四部分“藏戏的传承”(第18自然段)介绍了藏戏的传承方式——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08269a3f2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