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中学高中政治教案 必修2《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2023-04-11 11:34: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中学高中政治教案 必修2《7.3 我国的宗教政策》》,欢迎阅读!
滁州市,安徽省,宗教政策,必修,教案



新课标要求

(一)学问目标

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乐观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力量目标

1 领悟我国的宗教政策遵循了宗教自身进展的客观规律,让同学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看、评价

问题,提高同学的比较、鉴别力量。

2 引导同学利用已有历史学问,深化学习本课。培育同学擅长将不同学科学问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

学习的力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时宪法赐予公民基本权利,是爱护和敬重人权的表现,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科学,树立科学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的宗教政策 教学方法

老师启发、引导,同学自主阅读、思考,争辩、沟通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联系有关实例,让同学感悟、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的正确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多宗教国家。我国信仰宗教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虽然不大,但确定数字不小。因此,正确处理宗教问题也是格外重要的。

(二)进行新课

一、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

老师活动:引导同学阅读教材83页内容,思考两个探究性问题。

同学活动:乐观思考并回答问题

老师点评:教材用三个镜头呈现了我国的宗教现状。我国各种宗教千百年以来和谐相处,宗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们虽然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爱国的传统,都提倡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也为增进国际宗教沟通,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二、全面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老师活动:引导同学阅读教材83页“相关链接”内容,思考宗教的产生、与消亡问题。 同学活动:乐观思考并回答问题

老师点评:宗教是人类社会进展到肯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的存在有其深刻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生疏根源,有它自身的发生、进展、消亡过程。我国现阶段,宗教存在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生疏根源还没有消逝,宗教还将长期存在。这种现状打算了我们还不能用行政手段取消宗教,只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含义: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3)宗教信

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爱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爱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4)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敬重和爱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老师活动:引导同学阅读教材84页“专家点评”内容,思考反映的问题。 同学活动:乐观思考并回答问题

老师点评:说明在宗教问题上要坚持权利义务的统一,宗教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利用宗教损害国家、社会的利益,否则将担当法律责任。

2、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1)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指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2)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爱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简洁讲就是:爱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可见,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与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对立的,而是为了更好的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老师活动:引导同学阅读教材84页“专家点评”内容,思考宗教与邪教的区分。

同学活动:乐观思考并回答问题


3)邪教不是宗教。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旗号,神话首要分子,宣扬迷信邪说,蒙骗群众,非法聚敛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邪恶势力。其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

3、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力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长期以来,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对此必需保持高度警惕。我国政府既要支持宗教界在公平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又要抵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4、乐观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老师活动:引导同学思考,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不是鼓舞人们信仰宗教呢? 同学活动:乐观思考并回答问题

老师点评:不是。是敬重公民的信仰权力,维护民族团结。因此,要乐观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含义:乐观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宠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听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民族团结、社会进展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2)缘由: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都是国家的仆人,在根本利益上是全都的。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宗教界成为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教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乐观力气。

二、以科学态度对待宗教

1、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舞人们信仰宗教

1)宗教有它自身的进展规律,不能简洁的用行政力气去毁灭或进展宗教,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遵循宗教进展规律,科学处理宗教问题。

2)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赐予公民的民主权利,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加强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团结,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弘扬科学精神

我国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加强对人民群众的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训练,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逐步消退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何生疏根源,在爱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制造宗教消亡的条件,这是解决在教问题的根本途径。

3、中同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将来的建设者,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主义以及现代科学化学问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世界观,担当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历史使命。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主要了解了我国的宗教状况,生疏了我国政府在宗教问题上的基本政策和立场观点。通过学习,要明确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舞人们信仰宗教,而是遵循宗教进展规律,科学处理宗教问题。我们应当加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训练,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逐步制造宗教消亡的条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0e31f2b7b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