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黄州安国寺记》《行香子·述怀》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4-03-31 12:3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轼《黄州安国寺记》《行香子·述怀》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黄州,安国,述怀,苏轼,练习

诗文联读

(一)黄州安国寺记 苏轼

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招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 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











,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余是以愧其人。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连曰:“寺未有记。”具石请记之。余不得辞。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

(注)①指苏轼在吴兴任太守期间因乌台诗案获罪,被贬黄州。②罪垢:指罪孽。③染污:烦恼。④翛(xiōo)然:超脱的样子。⑤附丽:附着,依附。⑥赐衣:指朝廷对佛教高僧的赐衣和赐封号制度。 (二)行香子·述怀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①元祐元年,苏轼被召还朝,但是政敌多次以类似“乌台诗案”之事欲再度诬陷苏轼,遂提笔抒怀。②指击石迸出的一闪即灭的火花 18.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限断2处) 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

1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具石请记之 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B.求所以自新之 往之汝家,必敬必戒(《富贵不能淫》 C.间一、二日辄往 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D.私窃乐 宴酣之乐《醉翁亭记》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21.文段(一)写僧人继连有哪些用意?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2.为文段(二)中划曲线句“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设计一个朗读方案。(可从停连、语速、节奏、重音、语调等方面入手,答出一点即可。

23.上面两篇诗文中苏轼境遇相同、心境相似,请结合《黄州安国寺记》相关内容, 品析文段(二)中划横线诗句“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语言上的妙处。 【答案】

18 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 19 C

20 早晨出门晚上归来,在这里整整五年。

21 一是交代了作记的缘由;二是继连和尚于纷扰世事中依然心无挂碍,保持内心的淡泊让苏轼自愧不如,敬仰佩服;三是,此时苏轼被贬,安国寺成了苏轼排遣内心苦闷的地方,继连和尚为僧十四年,却不留恋赐衣封号,并认为知道满足才不会受侮辱,懂得停止才不会有危险.苏轼借写继连表达自身的人生追求,希望如继连一般用淡泊、豁达的心境去消解被贬谪的苦闷。

22 “叹”字重读,并稍作停顿,此处要读出悲叹之感。“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此处感叹时光易逝,应连读,读得缓慢些,低沉些。“梦”字重读,强调人生如梦,稍纵即逝,悲凉之感尽在于此。

23 示例一:用了三字短语,音韵和谐,“一张”,“一壶”,“一溪”三个量词,简单纯粹,一如他在安国寺中的生活“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此刻他就是个闲人,清清静静。

示例二:“琴”,“酒”,“云”与之相伴,意象空灵,与《黄州安国寺记》中物我相忘,身心皆空的境界相吻合,寄予了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10d287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3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