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文

2022-09-11 22:1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东巴文》,欢迎阅读!
东巴文

丽江东巴文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9-8-12



东巴文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

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象,后来发明了纸,才

把这些符号图象写在纸上,成为东巴文经典。由于东巴掌握这种文字,故称东巴文。 东巴文是丽江地区纳西族的文字,属于象形表意文字类型,包括象形、会意、指

事、形声等字体。文字总数约1600个左右。 表意方法主要是用一个字或几个字代表一

句话,字句从左至右,自上而下。这种文字大约产生于公元11世纪以前,是一种十分原始的

图画象形文字,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

态,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象,后来发明了纸,才把这些符号图象写在纸上,

成为东巴文经典。由于东巴掌握这种文字,故称东巴文。 东巴文化是指纳西族古代文

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东巴文化是以纳西族古老的宗教——东巴教为载体,以东巴教

所用经书为主要记录方式而存在于纳西民众中的独特的民族文化。东巴文化形成于唐宋时

期,有近千年的历史。 纳西族东巴教是一种从原始形态向文明形态过渡中的自然宗 教,它笃信万物有灵。它是在纳西族的本土文化——巫文化与后来传入丽江的藏族

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宗教。东巴教没有寺庙和宗教组织,却有丰富多彩的宗教仪式。纳西族的

原始宗教文化,内涵比较丰富,包括整个纳西族古代历史文化情况。东巴文也称纳西象形文

字,它脱胎于原始的图画文字。纳西语称思究鲁究,可直译为木迹石迹。它包含有

两层含义:一是指留记在木头石头上的迹印;二是木石之痕迹,也可引申为见木

画木,见石画石,也就是以画物像作为记载交流的工具。 东巴文中的每一图像符号

都有它约定俗成的线条和笔法,形成有固定所指的概念,并具备了表示某字、某词的符号。

目前已各有1400个符号,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因它至今仍在使用,故被认为是目前世界

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东巴象形文字书写的经书,主要用于东巴在作道场时朗诵之

用。东巴经卷帙浩繁,留存至今的东巴经书和文献多达1500余种,共两万多册,其中属东




巴经典的约有一千多部,将其分类,大致可分为:祭天、祭龙、祭神、祭祖、驱鬼、解禳消

灾、祭风、占卜、道场规矩、零杂经等十大类。它广涉天文地理、宗教哲学、神话传说、民

俗民风,被称为古代纳西族的大百科全书。在东巴经中,有著名的三大史诗:创世史诗

《崇搬图》、战争史诗《黑白争战》、爱情史诗《鲁摆鲁饶》 现在可以见到的最古

老的记事符号,是在形成于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上发现的刻在陶器上的记事符号。原始

的陶文还不能用于记录成句的语言,只能算作文字的萌芽形态,最早成系统的文字是商代客

在青铜器收那个的金文和可在龟甲兽骨收那个地用于占卜的甲骨文,东巴文字就有些类似此

类文字。 中国远古的造字法有四大类: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象形字临摹了对象

的基本特征和轮廓,而略去了无关紧要的细节。文字在造字之初,它的形体和它所代表的词

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随着历史的推移,字形和字意都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而今仍保留于纳

西民族的东巴象形文字就是至今唯一流传下来并仍在纳西民族中普遍使用的象形文字,却更

加生动、更加形象。 传说纳西始祖丁巴什罗手握金鹿送来的竹笔,沐浴着蓝鸟带来

的灵感,观奎星圆曲之势,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重美,合而为字,这就是今天仍被广泛

用于纳西族人生活中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字。它脱胎于原始的图画文字,纳西语称为

究鲁究,意为见木画木,见石画石。目前已知的有1400个符号,是世界上唯一存活

的象形文字。它简约、生动、粗犷、夸张,有些字初看就可以明白它所代表的大致意思。老

东巴们用竹子削成的竹笔,沾着用松油和胶水制成的东巴墨,在一种用纳西特有的木质纤维

制成的东巴纸上,用东巴象形文字写下洋洋几万卷的东巴经书,窄窄的长长的一页页装订成

册,这种鞋在纸上的经书历经百年而不朽,墨迹不会退色,纸不会被虫蛀,因为这种造纸的

纤维是有微毒的。 纳西的老百姓讲纳西语,但不会写东巴文字,因为东巴文字只有东

巴才有资格学,东巴是纳西族的祭司。东巴文字形态逼真,有的文字还涂上了颜

色,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纳西的先民们用它记录了纳西人对宇宙的冥想,对人来起源




的解释,对鬼神的敬畏以及纳西族的神话传说,淳朴而富有哲理,成为纳西文化传承的载体

和精神家园,是人类远古文明的灵魂写照。 东巴文字在纳西语里自然数为斯究鲁

,意为木石标记见木画木,见石画石,所以它是一种典型的象形文字。从上

面的传说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经脱胎于原始的图画文字,目前已知有1400个符号。国内外

权威人士普遍认为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还活着的象形文字,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东巴文字似乎是一种最早期的印象画,夸张、大胆、简约、概括、气势生动,像一串流

畅灵动的音符。纳西东巴们用竹子削成竹笔,用松烟加胶水墨在一种木质纤维上,书写下几

万卷卷帙浩繁的东巴经书,有的象形文字还涂上了颜色,它们记录下纳西先民对宇宙人生的

冥想,对天地人神鬼的探索,对万事万物的起源等纯朴而又不管哲理的解释。 东巴们都用

本地土产的一种木质纤维的来书写东巴经书,天长日久被岁月染成古铜色,窄窄的、

长长的一页一页装订成册。满纸日月同川鸟兽鱼虫的述说。一种天之语,一种洪荒太古之

美。

随着纳西族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在明末清初,丽江的一些东巴,

创造了格巴文。格巴是弟子的意思,格巴文的意思是东巴什罗后代弟子创造的文字,格巴文

是对东巴文的改造和发展。纳西族创造了两种古文字,而且至今还使用着这两种古文字,

不仅是解开人类文字产生之谜的宝贵史料,而且也是丰富、发展中国传统书法和篆刻艺术

理想字体之一。东巴文被誉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

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1187a310b4c2e3f5727630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