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化概念的理解

2023-04-29 06:2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欢迎阅读!
理解,概念,文化

近来谈论“文化”的话题较多,涉及的内容很广,对我们更清楚、全面地认识我们的文化很有好处。只是,很多论述文化问题的文章中对“文化”含义的理解和使用多有不同,使得问题的探讨往往很不集中、深入。

为此,在这里我对“文化”的涵义谈一些看法,试着从多种角度谈论的“文化”的根本含义或涵义。弄清“文化”的基本涵义,对讨论文化问题无疑是很重要的。

现行的“文化”一词在多种意义上使用。

最通常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这恐怕是“文化”的最通俗、最表层的含义。

再有是指某种较突出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

我国古代“文化”一词主要指“教化”、“文治”。如“敷文化以柔软”等。

目前学术中常用的文化涵义有,一是指“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


再有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文化领域”等。

我认为,“文化”最根本、最深刻的涵义是——人化。一切“文化”的含义都是从这个根本涵义发展、引申而来的。

比如,猿在当初第一个典型的“人化”表现或状态,就是遮体的“一块兽皮”。这是就是从兽“化”出来的,又是任何兽类都不曾具有的“状态”,即“人化”、“文化”。最初的“人化”状态、表征还有,如烤食、饲养、皮衣等。再“人化”一些的是称呼、烧陶、煮食、种植,再后便是分工、血亲禁忌、组织、项链、岩画、葬祭、战争等等。“人化”到这时,再称作“人化”就不合适了,也就是不够“人化”了。此后我们还是将此种“非兽化”更文雅地称为“文化”

或更理论化地表述为——“人们积淀在自身心理、意识及各类行为中的人化状态和内在活动模式”。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如中国人同西方人在娱乐、生产、政治、观念等方面的“依然状态”和“活动模式”显然是区别很大的,这就是“文化区别”。

总之,这里的“文化”是对人们不同生存状态、人化状态的较全面、深刻、简明的概括。它不同于通常所说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价值观”等,但又将这些有机包涵在其中了。

这是“文化”的最本质涵义或定义。显然同上述种种含义不同。上述诸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12bb4a5b0717fd5360cdcd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