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九首赏析

2022-10-28 00:1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九首赏析》,欢迎阅读!
赏析,诗歌

《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赏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默写:

1、以魏尚自喻,说明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持云中,何日遣冯唐。

2表现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表现出猎者情绪高昂的句子是: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二、填空:

3、这首词写于1074年冬,作者与同僚出城打猎之时。 4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在浓墨重彩的描绘出猎的群众场面后,又特别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

5“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说明这是一次装备齐全,人数众多的热热闹闹的狩猎。“卷平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6下片以抒情为主,写作者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出现一点白发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更在意的是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

7、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迈的,与温庭筠的《望江南》格调截然不同。 三、简答或赏析:

8“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A“亲射虎”表现作者虽然年纪不小,但仍有着少年狂气。 B“遗冯唐”表现作者希望朝廷能够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C“射天狼”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9、赏析“持云节,何日遣冯唐。

这句话使用典故,作者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够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

10、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句话使用典故,说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天狼星”据《晋书 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这里用以借指往往西北来袭扰的西夏军队。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赏析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上片重点写景,描写塞下秋景;下片抒情,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

2“塞下秋来风景异”首先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词人特地用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3 词中表现“异”字的句子是: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

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点明地域季节的句子是:塞下秋来风景异。 4 说说“异”字在词中的作用?

词人特地用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5、用自己的话描绘塞下风景“异”的内容。

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说明边塞的秋天与作者的家乡大不相同;

B、塞下声音特异:“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持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这种“边声”也是中原所没有的。 C、傍晚景色特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

6“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边塞怎样的景致?

坐落在崇山峻岭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

同。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7、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是全词的核心局部。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8、你如何理解“羌管悠悠霜满地”

当词人和征人们借酒排解思乡之情时,这时已夜寒霜浓,传来了悠悠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 9、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将军和征夫都难以入睡,因守边辛苦,思念家乡,将军白了头发,征夫流下了眼泪。“将军白发征夫泪”是互文,白发不单指将军,士兵也久戍不归,所谓“三军尽衰老”流泪的也不但仅征人,将军也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而哀伤流泪。这里的悲怆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10、范仲淹在这首词中反映的是自己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所以全词读来真切感人。 11、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从题材、情调和艺术方面来说都为宋词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赏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等方面都 豪放、壮美 的作品。

2、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前九句每句咏一事,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鲜明、生动,最后结句戛不过止,但却遗音缭绕余味无穷。

3词的上片描绘军旅生活,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最后一


句结语只有五个字“可怜白发生”也是壮语,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

4、这首词描绘军旅生活、战斗场面,全词抒发了作者 渴望建功立业,率师北伐统一南北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以及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的情感。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充分表达(抒发)作 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6“可怜白发生”抒发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的情感。 7、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句诗意思是:他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率师北伐,统一南北,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写到这里已达到这首词的最强音,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8、赏析“可怜白发生”

这五个字一方面说明了前面所描绘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仅仅一种追忆,另一方面说明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还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这句诗也是壮语,仅仅它已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 9、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句诗用典故,意思是作者骑着飞快奔驰的的卢马,猛力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马快弦急说明战斗的激烈、顺利。这句诗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描写战斗场面的激烈。

10、全词多用典故,如文中 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五十弦翻塞外声 不只贴切,而且寓意丰富。

11、这首风格豪放、壮美;“壮”表达为前九句雄壮,最后一句悲壮。

12“赋壮词”A、从 内容 上看是写 军营中的生活情境 ,看剑,听角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景都极勇猛、雄健。B、从 情感 上看表达的是 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C、从 语言 上看 壮丽 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过零丁洋》(文天祥)赏析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首联写 个人 国家 的两件大事:一是 在他21岁时经科举考试而走入仕途;二是 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颔联中“ 风飘絮 ”和“ 雨打萍 ”六个字,使用 比喻 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国家 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 荡不安,国家命运 个人命运 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3、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一句追忆 当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零丁洋里叹零丁”一句写 当前被俘时孤独处境 此联巧妙地借 惶恐滩 零丁洋 两个地名,写出了 势的险恶 境况的危苦

4尾联 直抒胸臆 说明自己 以死明志的决心 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5、全诗概括了 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 ,熔 叙事 抒情言 为一炉, 慷慨悲凉 ,感人至深。

6此诗通过追忆自己 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 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7、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个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说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民族气节。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8、说说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理解。 这个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形象地写出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9、说说对“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理解。

上句追忆当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零丁洋里叹

零丁”一句写当前被俘时孤独处境 。此联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除恶和境况的危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写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2、颌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写自己归来的感触,抒发了无限悲痛怅惘之情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此联用“闻笛赋”的典故,表怀念故友之情;用“烂柯人”的典故,抒写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3、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为沉舟侧畔,千帆竞过,病树前头,万木争春。此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的气概

4、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5、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6、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但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8、谈谈你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或赏析)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或此句用比喻),饱含着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有万木争春。”这两句诗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誓师。意为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比现在好。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13fccc9d7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