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青岛写诗

2023-01-22 04:39:0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他们在青岛写诗》,欢迎阅读!
青岛,写诗,他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他们在青岛写诗

作者:韩松

来源:《商周刊》2014年第13

2010年以来,青岛经历了众多大大小小的诗歌活动,非非诗派的杨黎来过,冯楚来过,芒克来过……本土的诗人也创作了大量诗篇。越来越多的诗歌活动为青岛注入了新鲜血液。

614日下午,青岛诗人荷东编定的《诗城:2013青岛年度诗集》在青岛市图书馆发布,105位青岛诗作者的作品结集亮相。这是自2010年出版《半岛诗选》以来的又一次尝试。

不是谁都可以被称作诗人的,依稀记得西安诗人伊沙在一次讲座中说出了这句话,但在青岛这座滨海城市,有着太多的旅游资源,中国近现代的众多事件贯穿了其不长的历史,而诗作者更是来来往往,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立山东大学诗人群及大学以外的青岛诗人写作始,到耿林莽为代表的散文诗写作、80年代谢颐城的朦胧诗创作与纪宇的阳光派诗作,以及90年代写作成名的陈蔚与三叶,再到近年活跃诗坛的王桀和诗评人芦苇海……创办于20046月的网上半岛诗坛也聚集了一大批青岛诗人和诗作者。

在网络时代,汉诗的写作方式已部分程度在改变着。网络文学的出现带给文学的革命,绝不仅仅是笔和纸的被取代,更重要的是自由的写作所带来的更自由的人文精神诉求,荷东为《半岛诗选》所作序言中如是说,似乎显现着对网络写作的接受,以及对其与纸笔写作同样重要的看重。作为一种诗歌年选,一种记录诗歌现场的文本,虽然一些诗作看上去不那么专业,却依然收录其中。

据《青岛文学》副主编韩嘉川回忆,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年代,青岛已出版过一本诗选,其后陆续有诗人的单本诗集出版,直到1992年的《青岛诗选》及2010年的《青岛文学60年作品选·诗歌卷》,青岛的诗作才有了相对全面的选本。

第一本《半岛诗选》是丁举华先生资助的,这次《诗城》则是猫扑与青岛文化创意网的王玮玮女士资助。荷东对记者说道,青岛不仅是一座旅游城市,还是一座诗之城,这里有着一批热爱写诗和读诗的人。《诗城》的诗作者的身份职业各不相同,有的是编辑,有的是农民,还有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105位诗作者各选一首2013年的代表作,集中作此年度诗作选辑,自有其作为一种历史记录的意义与价值。

栾纪曾在《青岛的诗歌和诗人》中写道,青岛是一座具有诗歌传统的城市,已形成了几代诗人一同活跃在诗坛的局面。荷东、韩嘉川,及《青岛符号》的作者王音则不约而同地认为,当下的青岛虽相比成都、上海、北京、济南等城市,在诗歌创作氛围和诗歌活动的繁荣程度上有所不及,青岛的诗人更多地在单独进行创作,但青岛也的确产生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青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诗人。青岛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优秀的诗作者,虽未形成风格明显的流派,也没有明显承续的现象,但近年的创作又掀起了新的热潮,韩嘉川告诉记者,他时常参与青岛的诗歌活动,青岛诗人的本土写作会有相似的角度和题材,本土特色明显。他们接受着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也存在着各自地域和文化上差异。

王音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部分诗集,包括一些民刊和地下诗作选本。在多年与世界各地汉语写作的诗人交流中,青岛的一些诗作者,或许由于较少接触最新鲜的诗歌作品和理念,观念和认识趋向保守,也许这是他们的创作的局限所在。

来自青岛大学香柏树诗社的郭海明和他的朋友们,最近想出版一本诗社作品选集。今年大三的郭海明于2011年加入了半岛诗坛,并一手创办了香柏树诗社,至今已举办过青岛高校诗人诗歌沙龙等多次活动。青岛的几所高校都有校园诗人在,部分高校也有自己的诗社。高中时代便萌生诗人、理想的郭海明,是时下青岛校园诗人的代表。青岛有诗歌,站在高校诗人的角度,他对未来怀有希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14771a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