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教案

2023-01-31 17:0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湘夫人》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夫人

《湘夫人》教学设计(李秀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屈原及作品《九歌》。掌握重点实词的意义,扫除阅读障碍。

2.过程与方法:熟读全诗,整体感知;掌握“比兴”手法的运用,了解情感变化,赏析语言美。(重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作品主旨。(难点) 二、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林庚在《说“木叶”》一文中就提到了屈原对诗歌语言的创造力。屈原的确创造了许多新鲜的诗歌语言,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湘夫人》的美。

(二)知人论世: 文学上的屈原:

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2.开创了新诗体——楚辞体,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3. 《离骚》与《诗经》的“国风”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九歌》《湘夫人》 1《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歌的形式创作的一组清新优美的抒情诗。 2《九歌》11首诗。首尾《东皇太一》《礼魂》分别是迎、送神曲。中间9首:《云中君》祭云神,《湘君》《湘夫人》祭水神,《大司命》《少司命》分别祭寿命、子嗣神,《东君》祭太阳神,《山鬼》祭山神,《国殇》祭阵亡将士之魂。 3《湘夫人》为第4首,抒情主人公为湘君。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配偶神。他们彼此深深眷恋,却总是爱而无果,见而不得,只能互相幻想着对方,无望地追寻、失望。 (三)【知识梳理】

1、熟读课文。教师播放范读课文录音,强调字音。个别学生配乐朗读。全班齐读。

2、疏通文字。学生结合课后注释,逐段疏通课文。教师提问PPT上红色字的解释,紫色句的翻译。 问题设计:

1.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幽怨、 哀婉) 2.诗歌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湘君和湘夫人的神恋故事。第一、二段写湘君思念湘夫人;第三段写湘君在水中建造高贵的宫室喜迎湘夫人,众神降临,湘夫人没来;第四段写惆怅与深情。 课文分析

1、说说此诗开头所渲染的环境气氛,对于全诗所起的作用。

(这首诗的开头四句,写湘君眺望洞庭,仿佛湘夫人飘然而降,但又倏忽不见,心中充满愁思。 以景物衬托情思,以幻境刻画痴情人的心理,尤其动人。 第三、四句写沅湘秋景,清丽如画。

开头四句渲染的环境气氛与人物心理交融在一起,这凄凉、冷落之景,正衬托出人物的怅惆、幽怨之情。这种环境气氛贯穿全诗,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2 比兴是民歌体作品常用的手法。此诗也用了一些即景起兴的诗句和问句,这些问句和此诗要表达的爱情有什么关系?

1)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芷、兰象征高洁的君子,用来赞美湘夫人。沅水有芷的陪伴,澧水有兰的陪伴,可是思念公子之情却只能埋在心里,无法对面倾诉,因为公子没有如期赴约。遥想湘夫人之心理,表达对湘夫人的思念之情。

2)鸟何萃兮蘋中, 罾何为兮木上?

(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隐喻湘夫人最终没来,种种费心都不过是瞎张罗。表现男主人公的伤心和失落。

3)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麋本当食于旷野却在庭中,蛟本当游于深渊却在水边。比喻所处失常。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和烘染自身的尴尬处境和懊恼心情,暗示了失望的必然结果。

情诗以反常不可能之事为喻,在中外诗歌中都是常法,所谓“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

3、第三段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执着、真挚、深情。表现了湘君想要和湘夫人共通过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写得越铺张、越细致,就越



1


能表现出湘君对湘夫人的如海深情。

4、当湘夫人最终没有来的时候,湘君又是如何做的?如何想的?朗读体会,感受这段中湘君的心情。(重读刻文) (四)【问题探究】

1、根据全诗概括湘君的心理变化。

盼望担心——期待兴奋——惆怅失望——盼望(循环) 2“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有人说,此诗可以理解为屈原不为楚怀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补充资料(知人论世):屈原出身贵族,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早年深受楚怀王宠信。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合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以及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当秦兵攻破楚都消息传出后,他大失所望,悲愤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以意逆志)同意。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者,他有崇高的理想。为实现理想,他苦苦追求,尽管饱受打击,还是坚持不懈,九死未悔。他的忧愤深广,富于悲剧精神,都体现在《湘夫人》中。这首诗写到湘君为追求理想和爱情,是多么执着,多么痴情,一再遭到挫折却决不退缩。但在失望远于希望的情况下,又透露出来不可抑制的哀怨、惆怅、焦虑之情。这一切,正折射出屈原的身世悲剧。

【总结归纳1

1)爱情说: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心志说: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按:香草美人,本可一语双关。

3、袁行霈认为,屈原诗歌具有炫丽璀璨之美。以本诗为例,请谈谈炫丽璀璨表现在什么地方? 1惊采艳艳的形象塑造——湘夫人。 2)色彩鲜明的辞藻。 【总结归纳2

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 《九歌》《九辩》绮丽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感情。)刘勰《文心雕龙》 (五)【实践演练】请对比这两首诗中的男子在求偶的过程中心理和行为的不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心理:《湘》盼望担心、期待兴奋、惆怅失望、盼望。《关》喜爱渴求、痛苦难安、喜爱渴求。 行为:《湘》寻找等待、筹备迎接、无奈放弃。《关》辗转思索、大胆追求。 (六)【布置作业】推荐阅读

九歌·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国殇》之作,乃因“怀、襄之世,任馋弃德,背约忘亲,以至天怒神怨,国蹙兵亡,徒使壮士横尸膏野,以快敌人之意。原盖深悲而极痛之”。在秦楚战争中,战死疆场的楚国将士因是战败者,无人替这些为国战死者操办丧礼,进行祭祀。于是放逐之中的屈原创作了这一不朽名篇。 五、板书设计

湘夫人

执着真挚的深情——绚丽璀璨的语言 (回环往复) (色彩鲜艳)

六、教学反思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17637f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d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