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绘画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2023-03-03 23:0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实主义绘画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欢迎阅读!
绘画,现实主义,中国,影响

现实主义绘画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摘要:现实主义绘画进入中国,对中国当代绘画界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艺术家受现实主义画面情景启发,极大丰富了创作的表现内容。现实主义带给中国当代绘画最大的启迪则是认知和思维提升,认知和思维的提升反过来又促进了绘画内容和形式的繁荣。现实主义所强调的真实性、典型性、客观性和人文主义精神使其具有了生生不息的独特的审美品格。对中国现实主义创作实践和现实主义理论本身都具有重要意义。而陈丹青的《西藏组画》正是这段中国现实主义绘画历史中一个典型的示例。《西藏组画》通过对纯粹的欧洲绘画语言的把控和去政治的含义,成功吸引了中国美术界的关注,把大众的审美视角从苏式风格中解脱出来,使中国美术获得焕然一新的审美视野。

关键词:现实主义;人文主义;文化

1.现实主义内涵

现实主义,通常从广义和狭义上理解。广义的现实主义是指一种创作方法,要求艺术自然、对现实生活进行真实的再现。狭义的现实主义是指19世纪中期在法国文学界和美术界兴起的反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现实主义艺术思潮。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明确的流派或主义到了19世纪才出现,而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古代早已存在,现实主义是一个被频繁使用又具有多义性的概念,在具体的理论语境与批评语境中,现实主义前面经常会出现一些修饰或限定词汇,如批判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 2.现实主义美术在中国

20世纪初,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观念和艺术创作方法传入到了中国,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自觉选择。1980年代中国的现实主义精英艺术有明确的自律意识,尊重艺术自身规律,具有艺术语言的创新性。精英艺术本身是个独立自足的世界,而不是政治、经济等的附庸。精英艺术的核心价值是审美性,把人从平庸的日常生活中解放出来,使人超越自身获得放松与愉悦,达到人性的解放。在美术领城,80年代涌现出多位大师级和天才式人物:罗中立、陈丹青等,经典画家在艺术追求上不随波逐流,作品中没有哗众取宠和花哨的东西,而是回艺术本身、回到艺术的审美追求本身,具有艺术创新性,具有超强的艺术语言感受。 3.现实主义与《西藏组画》 3.1《西藏组画》背景

陈丹青当时是一位进藏体验生活的知识青年,在此之前他曾有过一段进藏生活的经历,对藏民生活有着一定的了解,但他在思维上仍然保持着冷静客观的艺术家视角,而非感同身受的藏民视角,这才使得他后来绘制出思想较为开放的《牧羊人》。从画面内容和绘画技法上来看,牧羊女在看羊时兼顾着纺线,画面饱满内容质朴。作者把普通生活绘成了诗情画意的作品。陈丹青对米勒绘画技法的借鉴,可以从技法切合题材的方向去理解,笔法和颜色上的单纯表现普通的精贵,才让纯朴的民风这样的题材得以显现出来。

陈丹青以主观的绘画视角来思考种种社会现象,通过深入观察藏民的生活状态来表现人文风光,摆脱在此之前政治附庸的局面和被限制的艺术表现技法,绘画的方式由单一模式走上自由的多元化方向,是中国现实主义绘画艺术上萌发的一个新转机。通过对《西藏组画》


的分析,重新审视现实主义美术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为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提供新的启发。

3.2《西藏组画》的表现技法

陈丹青《西藏组画》在中国现代油画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作为80年代初乡土写实主义作品的代表,《西藏组画》是最早摒弃了文革教条的作品,其对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表现政治主题和美术作品工具性的拒绝,对于现实真实性的关注和人性美的表现,在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开始的时期符合了人们心中的普遍诉求。

《西藏组画》在产生影响的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艺术形式朝着法式风格的转变,法国十九世纪农村风景画展览"对陈丹青风格形成的重要影响,青年时期被唤醒的记忆成为他创作的动机,而西藏成为他模仿法中国现实主义的理想创作之地。 3.3《西藏组画》的意义

《西藏组画》 在中国当代美术上被誉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西藏组画》的完成,作品呈现出的去文革的特点,在主题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与文革甚至同时期的作品显著不同,在文革刚刚结束社会求新思变的环境下迅速获得美术界的认可,其中所蕴含的庞大的是突破历史语境的精神力量。 4.总结

对《西藏组西》的意义整理和阐述,为我们更有效地利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表现现代生活提供创意。如今开放与包容艺术环境下,各样艺术思潮的兴起,启示现实主义需适应时代的脚步,以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纵观美术界的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给艺术家们新的启发,绘画形式的多样化和思想观念的改变,对现实主义艺术家提出新的要求,立足于现实生活的同时,在绘画语境与技巧上寻求新突破。中国现实主义绘画仍然拥有旺盛的活力和无限的潜力,它并未沉眠,也未僵化或滞后,反而正在积极创造新的形式来适应当代绘画的新发展,当代艺术家需要以新颖的思想和生命去探索,迎合时代语境去开发,创建出属于艺术家自身的形式风格和创作思维。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写实油画语言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2]牛乐高海拔的力量-中国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189fe8eec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