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分析

2022-05-24 17:3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川地震分析》,欢迎阅读!
四川,地震,分析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烈度。我国把烈度划分为12度,1度为无感,4度可以看到有悬挂物摆动,5度门窗作响,之后对房屋的破坏程度逐渐加大。10度时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12度时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当前,我国的抗震设计仍然是以概念设计为主。只有少数工程结构才使用抗震验算或模型实验等辅助设计手段。在概念设计中的抗震措施要求,是根据国内外震害经验的总结而规定的。所以,我国现行的各抗震设计规范大都是以设防烈度设计烈度为依据的。特别是地基处理、选材选型和结构抗震措施等,均要求按烈度分档进行设计。就是在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或核电厂的地安评工作中,甲方也都要求有地震基本烈度复核的内容。在《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GB50267-79P12)中

还规定,对安全壳等结构和构件的抗震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度抗震设防时的有关要求。可以说,当今中国的抗震设计还离不开烈度,只有少数需要进行抗震验算或模型实验的工程才用到加速度。四川目前的设计要求如下:

备注:按照当前的经济和技术条件,基本烈度小于6度或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的地区,属于可不考虑抗震设防地区,根据现行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区划图》GB18306-2001,凡是没有列入2001抗震设计规范附录A的县和县级以上城镇(中心地区),房屋建筑可不考虑抗震设防。四川汇总是:南充(3个区)、营山、蓬安、岳池、武胜、遂宁、莲溪、合江、平昌、开江、安岳



一看到四川这两个字,不由自主让人想起2008年的那

场至今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神经的汶川大地震。在那之后,中小地震频发,芦山、雅安、宜宾、九寨沟地震等等,从数据统计我们不难看出,1979年到2007年间,四川省每年4.5级地震发生的次数平均在14次上下,而2009年至2019年间发生次数则上升为31次左右这些都似乎让地震与四川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为什么四川这个天府之国会经常遭到地震的突袭 从地理位置看,四川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西部多山区,

东部是平原、丘陵,省会成都处于中部仅有的盆地之上。回到地震发生地来,将这些大大小小的地震震中位置投影到地图上,不难发现,它们基本都分布在西部的山区之中。难道是这些连


绵的大山导致了地震频发吗?可是同样有着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的中国东部地区,为何就鲜有大地震的发生?其实,环绕在成都周边的这些山区并不是简单的地形隆起,而是一条巨大的断裂带,这也就是著名的龙门山断裂带

它是一条贯穿岩石圈的巨型地壳断裂系统,南北延伸约500里,宽达70公里。龙门山断裂带主要由三条断裂组成:由西到东分别是汶川-茂县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安县-灌县断裂。这三条断裂带的活动特征均表现出由南西向北东斜向逆冲,伴随右旋滑动分量。

如果我们想探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不妨把视野放大,用星球级的视角来看看这一地区的区域构造背景。在这张图中,处于左下角的印度板块以每年约40mm的速度向青藏高原俯冲,造成这一地区的快速隆升,也造就了喜马拉雅山脉的诞生。同时,在印度板块的推动和挤压下,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部边缘地区沿龙门山构造向东挤压。然而,这种挤压受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四川地块岩石圈根部极其稳定(深度约200千米)自晚侏罗纪(一亿六千万年前)以来深深扎根于地球深部,犹如地轴和磐石,

坚强地抵抗着青藏高原的向东挤压,这种硬碰硬的对抗也就形成了宽大的南北向挤压构造带(东经105-110度),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

不幸的是,2008年以来的汶川,芦山,雅安、九寨沟等等,都是处在这一破碎带上。而省会成都,则处在稳定的四川盆地中心,是大陆地壳上古老而又稳定的一部分,在最近至少5亿年内的地壳运动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这也解释了为何紧邻地震高发区的成都总能在每次大地震中独善其身很少会受到地震的直接破坏。

在我国,随着地震灾害的不断发生及其带来的巨大破坏,关于地震预测的呼声也不绝于耳。诚然,地震预测仍是一项国际性难题,但是,如果深究地震其本质,也就是地下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突然释放的过程,那么或许我们能从地下应力监测出发,探寻地震预测的奥秘。

确实如此,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便开始倡导发起地应力测量。通过这种手段坚持对断裂带进行长期科学监测,了解其活动周期和活动规律,记录和研究地震前后地应力变化过程,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对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了解一二,探索地震预报的方法。

参考《城市与减灾》鄢家全 郝玉芹、四川地震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建设项目审查服务指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1a8b5c77c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c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