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国俗词语的语义分析——以“红”为例

2022-04-17 01:1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三百首》国俗词语的语义分析——以“红”为例》,欢迎阅读!
百首,语义,唐诗,词语,分析

《唐诗三百首》国俗词语的语义分析——以“红”为例

作者:宋海蟾 谭占海

来源:《语文学刊》 2014年第11



宋海蟾 谭占海

(遵义医学 外国语学院,贵州遵义563003)

[摘要]《唐诗三百首》是人们了解中国国俗的经典读本。为深入对国俗语义的研究,本文以基本颜色词“红”为例,通过挖掘《唐诗三百首》中《咏鹅》、《题都城南庄》、《相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诗背后丰富的国俗文化内涵,对不同诗句中“红”的国俗语义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国俗词;红;《唐诗三百首》;语义分析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11-0001-02

[基金项目]遵义医学2012年度招标课题:基于《唐诗三百首》的国俗语义研究(F-527);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规划课题:《唐诗三百首》国俗词语的语用及认知研究13GZYB49

[作者简介]宋海蟾,女,四川乐山人,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应用语言学;谭占海,男,贵州遵义人,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认知语言学。

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公元七世纪,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至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多年间,每两年便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众多选本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唐诗三百首》是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经典读本,也为学者从国俗语义学视角认知唐诗的用词提供了最佳范本。本文以基本颜色词“红”为例,通过对《唐诗三百首》中不同诗人笔下的“红”的语义进行分析,探讨“红”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国俗特征。

一、国俗语义的概念

1969 年,莫斯科国际俄语教师协会首次提出“语言国情学”这一新兴的边缘学科概念。1971 年前苏联语言学家维列夏金和科斯托马罗夫合著《语言与文化》一书,对“语言国情学”做出了权威论述,其目的在于将文化与语义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提出建立能准确解释汉语民族文化的新兴学科——“国俗语义学”,并对这门学科的思想原则、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其本质意义进行了科学的、系统的阐述。他认为,“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1]所谓的“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2]。也就是说,语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难以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

二、汉语颜色词“红”的国俗语义


词汇的意义不是单一的,它往往由概念意义和关联意义两个方面组成。概念意义又叫“所指意义”,它是词义的核心,直接地、明确地表示所指对象;关联意义是词的附加意义,主要包括词的内涵意义、文体意义、情感意义和搭配意义等。国俗语义的研究归属于关联意义的范畴。《现代汉语辞海》对“红”的语义作了如下总结:1)(形)像鲜血或石榴花的颜色;2(名)象征喜庆的红布;3)(名)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欢迎;4)(名)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3]所有意义中,1)为“红”的概念意义,2)、3)、4)均为符合汉民族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关联意义。即是说,“红”的国俗语义以其中心意义1)为基础不断扩展形成了一个意义链,[4]构成了由词义2)、3)、4)共同组成的语义微系统。

“红”具有上述语义的国俗背景在于:从古至今,红色一直是中国应用场合最多的颜色。中国文化对红色的崇尚,最初源于古代对日神的崇拜,也源于对祖先炎帝的崇拜。炎帝又叫赤帝,以火得名。华夏民族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的民族,刀耕火种的生活培育了先民对红色的特殊喜好。所以,汉语中的颜色词“红”常与“火”搭配在一起,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语义。可以喻“喜庆”、喻“成功”、喻“美丽”、喻“忠诚”、喻“爱情”、喻“兴旺”等。[5]在《唐诗三百首》中,骆宾王、崔护、王维、岑参等诗人将“红”巧妙地运用在不同的诗句中,赋予“红”不同的国俗语义。只有读懂“红”深厚的国俗底蕴,才能真正读懂诗句的意象,透彻理解全诗。

1.《咏鹅》中的“红”。《咏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以清新欢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尽管诗本身没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但在汉文化传统中,红色由于其明艳喜庆的特点,长期被人们视为吉祥喜庆快乐的象征,“红”的这种国俗语义特征甚至深植于七岁孩子的心中,这才有了千古名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诞生。

2.《题都城南庄》中的“红”。《题都城南庄》的背后,是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唐诗纪事》和《本事诗》对此都有所记载:唐朝博陵人崔护考进士失败后,独自于清明时分游都城南,其间在一户桃花掩映的农家偶遇一位美丽女子。第二年崔护故地重游,茅屋虽在,却没能再见到那位美丽的姑娘。全诗寥寥四句包含了一前一后两个物是人非而又相互依托、相互映衬的场面。诗人采用倒叙的手法,描绘“去年”“此门中”正春风和煦、桃花盛开。“相映红”三个字,顿时把人面桃花交互辉映、互为陪衬的美好景象勾勒得栩栩如生。“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托出少女光彩照人的容颜,同时也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心驰神往的情景。这首诗将“红”象征“美丽”这一国俗语义发挥到了极致。

3.《相思》中的“红”。《相思》中的“红”与“红豆”搭配出现。“红豆”在汉文化中又名“相思豆”。“红豆”具有不同于其他豆类的特质:质坚如钻、色艳如血。无论外形还是纹路,都是“心”字形。在中国的传统民俗中,红豆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传,红豆最初是由春秋战国时期一位祈望出征丈夫归来的女性的眼泪滴化而成。唐代笔记《资暇集》第一次揭示了“相思”与“红豆”的联系,王维则是将“红豆”写入唐诗的第一人,后来,唐代诗人温庭筠也写出了“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诗句。“入骨相思”既指骰子上鲜红浑圆的红点(红豆),又指女子的一片入骨的相思痴情。在汉文化习俗中,为求得爱情顺利,恋人之间会互送一串许过愿的红豆作为定情之物;新娘在手腕或颈上佩带红豆串成的手环或项链,能象征男女双方心连心;结婚后,在夫妻枕下各放六颗许过愿的红豆,可保夫妻同心,百年好合。唯有在这样的国俗背景下,读者才能准确理解王维吟出的“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这首诗准确表达出“红”的另一个国俗语义“相思”,象征“爱情”。类似的表述在汉文化中比比皆是,如“红娘”、“红媒”、“红嫁妆”。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红”。《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既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也描绘了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


友的真挚感情。“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透过诗句,读者仿佛看见武判官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军营的情景,仿佛看见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壮美绚丽。这两句诗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红旗”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实质是将士忠义不屈的象征。尽管此处的“红”旗与现代汉语中的“红旗”不能等同,后者中的“红”是现代汉语中最具政治色彩的颜色词,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战争时期流行的政治隐喻有:“红色根据地”、“红军”、“红色政权”、“红星”、“红旗”等。[5]但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国俗背景下,读者不难发现,该诗中的“红”象征着“忠义不屈”。

三、结语

在“红”的国俗语义微系统中,其中心意义为“像鲜血或石榴花的颜色”。以此语义为基础,秉着“中国文化对红色的崇尚”这一共有属性,通过隐喻的方式成功实现了语义的扩展。在《唐诗三百首》中构成了由象征“喜庆”(见“红掌拨清波”)、象征“美丽” (见“人面桃花相映红”)、象征“爱情”(见“红豆生南国”)以及象征“忠义不屈”(见“风掣红旗冻不翻”)等语义组成的国俗语义网络。



1]王德春.多角度研究语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现代汉语辞海[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4]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5]宋海蟾,王刚才.“ 红” 色词的隐喻认知视角[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1b96b42f3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c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