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 社会心理学实验范例

2023-05-03 10:2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武汉理工大学 社会心理学实验范例》,欢迎阅读!
武汉理工大学,社会心理学,范例,实验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研究问题:群体成员身份对同理心引起的助人行为的调节作用。

研究设计同理心会引发提高发生助人行为的可能性已经受到了普遍认可,本次试验将要检验的是同心理引发助人行为受群体成员身份的影响的状况,即当助人者与受助者所属群体相同或不同时,同理心对于助人行为的诱发程度是否存在差异。

二、实验设计

1.研究假设:在人们对某个人的不幸都怀有同理心的条件下,当需要帮助者与他属于同一个群体时人们更可能提供实际帮助。 2.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

在两项试验中,自变量是群体归属状况,即需要帮助的人与被试是否属于同一群体。 因变量是被试提供帮助的意向。 3.实验过程:

首先使用Davis M .L编写的Interpersonal Relation Inventory量表对被试进行同理心水平的测试。

在第一项实验中,我们建立AB两组,所有组员性别相同,但两组之间文化差异较大。所有被试均被告知其中的一人(A组或B组,被试了解这个人是否和他/她属于同一群体)丢了他/她的钱包,其中有身份证,驾照,银行卡等等或者是正在寻找一个出租房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记录所有人的反应,接着由实验者询问他们怎么想这件事以及是否有意向进行帮助。

在第二项实验中,我们建立一个混合大群体,其中有男性也有女性,他们的文化背景无明显差异,但其中有些人则是相互认识,关系较好的朋友即小群体,然后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结果测量:实验场景将被录像录音,实验人员进行过程记录或谈话记录。 4实验结果之处理:将实验收集得到的结果量化再进行比对分析

5实验结果之分析:在如下情况下实验假设得到验证:第一个实验中,人们倾向于帮助属于自己群体的有需要的成员,而同理心更强的人施以援手的想法更为坚定;在第二个实验中,人们依旧倾向于帮助同群体的成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213771bf18583d04964592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