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金融系金融学专业考博经验贴

2022-05-01 11:2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金融系金融学专业考博经验贴》,欢迎阅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系,考博,金融学,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金融系金融学专业考博经验贴

备考经过与感慨

转眼到2020年考博,我是从20195月份就开始备考的,早期主要是背英语单词,专业课一和二基本没有动手。这就是说我的备考之路长达一年零3个月。我个人属于那种不怕战线拖很长的人,能够持之以恒;但我身边也有那种如果复习很长时间内心会垮掉的类型,所以是否要那么早提前备考需要因人而异。

由于疫情的冲击,2020年博士招考比原计划晚了34个月,而且考试形式大转变,开卷考试,初试变成了考两门专业课。在这种情况下,先期使用的考博资料,尤其是那些真正仔细看过一遍,有圈点标记的,就变得格外重要。虽然是开卷,也没有太多翻找资料和思考的时间,对知识点的熟悉仍是尤为重要的。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淘宝店“考博”为考生们准备的资料。我购买了《2001经济学原理考博定向备考习题册》2001经济学原理考博历年真题与详解》2001经济学原理考博模拟预测6套卷》,可以不夸张的说,最后经济学原理的考试题目,这三本复习资料基本覆盖了。

在复试阶段,包括英语笔试(全校统一)和专业、英语面试。在这一阶段,我自己也出现了一些强弩之末的感觉,复习备考的动力有所下降,希望未来的考生们以此为戒,一鼓作气。

初试科目备考策略

我报考的是金融系,原定初试科目包括1001英语、专业课一2001经济学原理和专业课二3107金融学。下面我就围绕这几门具体谈一谈。

(一)1001英语

社科院的英语是众所周知的深、难,也是复习备考的重点。参考书目自不必多说,有官方的几本复习材料。我个人的方法是先背单词,恢复语感,然后从《英语综合复习指南》开始入手,注意在vocabularygrammar两部分可以跳过去,因为近年来的题型已经变化了。《阅读高级教程》每天维持手感使用。《社科院考博英语真题解析2015-2018在复习后期,每天上午和正式考试相同的时间,3小时内刷完。每道大题建议记录时间,对自己做题速度和时间要求务必心中有数,建立“考试感”,上述英语资料在淘宝店“考博”都有。由于16社科院考博英语更换了题型,16-18社科院考博英语真题建议冲刺阶段使用。当然,我也知道有些同学使用另外一种方法:真题做很多遍,几乎每个词都能看懂,把卷子吃很透。这种方法我个人不适合,因为我认为语感比卷子上那几个“一次性”的生词更重要,所以没有采用。但我不否定它,如果有觉得这种方法好的,可以运用。

我始终认为长期维持英语学习的状态和英语阅读的语感十分重要,我的方法是背词典。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本词典,叫做韦氏词根词典,是一本英英词典,开本很小巧,方便携带。这本词典是以词根为导向,一个词根下介绍4个单词,每个单词有英文释义、例句和详解。事实上,一个单词经常会介绍其关联的词汇,比如这个词本身是形容词,在详解里会把其名词和动词形态也提及;而且英文释义中,包含了大量同义、近义甚至反义词,因此每个词根其实可以学到远不止4个词汇。除了词根导向以外,书中还专门涉及了来自拉丁语、神话、


动物、数字等的词汇,作为专题,成为了很好的补充。这本书以语言学为视角,行文非常地道,论述保罗万象,对于培养语感、形成对英语词根的认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举一反三,在考试中遇到的一些生词能够猜出其大概含义。因此我十分推荐。

(二)2001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西方经济学,另一部分是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参考书目推荐高鸿业宏、微观两本和社科院自己的余永定《西方经济学<西经济学>习题解答》,余永定这两本书电子版在QQ群(群号:854663145)有电子版,大家可以自行在群文件下载。高鸿业的两本书基本属于中级不到的水平,一定要吃透,书后的习题要做一做。余永定的《西方经济学》涉及的面更广阔,但是相对比较老,有些内容确实不属于考试重点了,个人认为这本书还是具备一定重要性的,社科院西经的题目经常出现这本书里有而高鸿业里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大家可以在吃透高鸿业之后用它来查漏补缺。

政治经济学如果只看一本的话,推荐逄锦聚《政治经济学,可以说是很全面且很贴近当代问题的了。如果政经的基础不牢,从零开始的话,逄锦聚可能偏难、偏综合,那么可以前置看一下宋涛的《政治经济学教程》,这本书内容更“干”一点,更有“教材感”,适合初学打基础。

在吃透这两大部分之后,要综合过一遍历年真题,建议在高鸿业、余永定和逄锦聚这几本书的目录上,对应标注一下真题出现的年份,能够找到一定的规律。近几年政治经济学所占比重下降,代之以计算题,建议做完高鸿业书后习题的同时,一定要关注“考博”微信公众号后期考前每日推送的计算题,每天一道,做明白,基本可保无虞。另外,时政方面,“博雅”也为考生做了非常详细且专业的押题,一定要看!

(三)3107金融学

金融学官方没有明确参考书目,在社科院金融所官网上放出过一份学生读研期间推荐书目列表,比较老也比较散乱,无人维护的感觉。

总体来说,想要对金融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可以看一看以下书目: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法博齐《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彭兴韵《金融学原理》、彭兴韵&曾刚《货币理论与政策》等。

但是从考试角度说,看完这几本书还远远不够。金融学是金融系自命题,其风格是偏宏观、重时事。这对我们有两点启示,一是在复习阶段,微观内容比如资产组合、定价、期权期货等各种方程、计算,可以有的放矢,适当节省时间和精力。二是一定要关注时事政治,尤其是在考前,建议追踪金融所各位博导发布的论文、报告和公开演讲,统计其涉及的议题,整理相关的概念、理论、影响、政策含义等内容,这项工作对于备考金融学的重要性甚至要远超读参考书!

金融系复试流程


2020年金融系的复试流程与我所了解到的往年现场复试流程区别不大,主要是专业面试和英语面试两部分。两部分同时进行。考生按初始成绩编号,序号第一名进入专业面试的同时,序号最后一名进入英语面试,以此类推。等于专业面试是正着从前往后轮,英语面试是倒着从后往前轮。

专业面试一般是全部博导在场,作为考官。在面试前,考官们会拟定数个题目(大约10个)考生进场后首先做自我介绍,然后会让你抽取一个题目。抽取提目前考生是不知道具体题目的,只能蒙一个序号,然后考官揭晓题目,当场作答。如果觉得这个题目实在不了解,考生有更换一次的机会。作答完成后,如果考官认为需要追问,可能会就这个话题再追问一些问题,也可能就考生提交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硕士毕业论文以及个人经历等方面问一些问题。

专业面试的问题和初试金融学一样,往往与时事结合紧密。比如2020年有一道题是谈一谈人民币国际化,就是这种感觉的问题。你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来龙去脉、目前处境、存在问题、政策建议都回答一下。但是一定要简洁、切中要害,在考官面前不要东拉西扯或者详细展开,考官没有时间、也不爱听这些。被老师打断不要惊慌,老师这是在纠偏、也是在帮助你,一定要按老师要求来谈,不要自说自话。

英语面试一般是一位固定的老师作为考官。进场后会要求你用英文做自我介绍,然后回向你提出一个问题,所有交流都是英文。考官提出的问题不是标准化的!这个问题可能会与你提交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和硕士论文密切相关,考前一定要结合这个多准备一些!至少我个人的经历是这样的。

其他问题

说起考博,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肯定是要不要联系导师了。我个人的观点是,如果能够联系上,最好联系一下,报名之前就联系。但是联系导师对结果的影响可能很微小,因为社科院考博还是很公开、公正的,初试成绩是硬条件!而联系导师与否对初试的影响几乎没有!复试中,初试成绩的影响力也比较大,排位靠后的考生想反超存在一定难度。如果一个导师有超过一名学生上线,他肯定还是愿意要分数高的,甚至在目前这种公开透明的形式下,也只能要分数高的,操作空间不大!至于分数低而报考了同一位导师的那位考生,也许会调剂给没有学生上线的老师、也许会扩招进来、也许会出局,属于听天由命了。总之,我想说的是,联系导师、让导师认识你有一定意义,但是很微小,关键还是成绩!

考博是一种历练,尤其对于已经在工作的考生,是一段孤独的路程。但是好在有“考博”的师兄师姐们,帮助我们搜集材料、分享信息,让这一段旅程增添了一些光明与指引,也能在群里遇到很多同路人。在这里要感谢为我们提供帮助的这群人!

但是,考博之路终究是要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完的,希望未来的考生们能持之以恒,到达自己梦寐以求的终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221ca3542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