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坛四大吝啬鬼

2023-04-10 09:00: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世界文坛四大吝啬鬼》,欢迎阅读!
吝啬鬼,文坛,四大,世界

世界文坛四大吝啬鬼

说起世界文坛四大吝啬鬼,人们会耳熟能详: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和泼溜希金,他们分

别出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人文主义代表作家莎士比亚和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剧作家莫里哀的喜剧《威尼斯商人》和《悭吝人》,十八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和饿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和《死魂灵》

作为四大吝啬鬼形象,他们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赤裸裸的贪婪和嗜财如命。夏洛克拥有大量资本,却过着清教徒似的生活;阿巴贡家藏万贯,却拜倒在金钱脚下不能自拔;葛朗台家里堆满金山银山,却将人生当成交易;泼溜希金身为庄园的主人,却象乞丐一样生活着。

作为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的吝啬鬼形象,他们有着各自独特的个性。

夏洛克,一个犹太高利贷者,虽然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歧视,身上有的是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旧式高利贷资本家致命的重利贪财、损人利己思想。他宁愿放弃得道大量金钱的好机会,也要坚持戏约从新兴工商资本家安东尼奥身上割一磅肉,以发泄“久积的仇很和深刻的反感”,从而达到巩固并发展自己的经济地位进而挤垮对方的阴险目的。所以,在法庭上,当他以为胜利在握时,就一反谦恭常态,杀气腾腾,公然与众人针锋相对,寸步不让,非将对方置于死地不可。当矛盾急转直下,复仇的希望破灭,如意算盘落空,他从愿意接受三倍的赔款,到只要三千块本利钱,以至宣布不打这场官司,无一不是从金钱出发。为了保住眼前利益,他一再退让,不顾什么法律、正义,其贪婪、嫉妒、狡猾、残忍的本性暴露得淋漓尽致。马克思在他的著作里,曾引用著名的“一磅肉”的故事,说明资本家剥削的残酷。

阿巴贡是早期资产阶级高利贷商人,贪婪好色,恶习缠身,拥有百万家财,一旦儿女伸手要钱便浑身抽搐,吝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如他责备儿子不拿赌博赢来的钱放利;请客时要仆人往酒里掺水,夜里去偷别人喂马的荞麦;逼迫儿子娶富有的寡妇,女儿嫁给年过半百的老头;他虽然年过花甲之年,仍然要娶年轻貌美的姑娘,可又不愿花钱„„最后,父子之间不可开交的财产和婚姻关系成为债主与债户以及情敌关系,在要女人还是金钱的选择中,他毫不犹豫地舍弃女人,选择金钱,以便找回他的“命根子”。

葛郎台,在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动荡形势下,囤积居奇,大发横财,由一个箍桶匠成为资产阶级的暴发户。他自私虚伪,专横跋扈,为了资本,不择手段。他逼走侄儿,不准女儿恋爱,折磨死妻子,剥夺了独生女儿对母亲的继承权,断送了女儿一生的幸福。追逐、占有和守护金钱的欲望支配着他的心灵,腐蚀了他的人性,扭曲了他的灵魂,使他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十足的守财奴形象。

泼溜希金,沙皇专制制度下的地主典型。有大片庄园,上千农奴,仓库里的衣料快要霉烂,面粉硬成石块,他却舍不得使用,但一块破布,一块碎铁,都要捡到仓库里去。这样一个人们想也想不到的吝啬鬼,既是财富的聚敛者,又是个饕餮鬼,贪婪和破坏财富成为他性格中矛盾统一的特征,其灵魂已经彻底腐朽发霉,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死魂灵”。

阿巴贡和葛朗台的形象,分别表现的是不同时期资产阶级剥削者的特征,他们共有的贪财和敛财的冲动,充斥着他们的思想,他们与儿女或家庭成员在婚姻和经济问题上的矛盾,反映了金钱贪欲如何泯灭了亲情,葬送了青年男女的爱情幸福,破坏了温情脉脉的家庭关系。

总之,四大吝啬鬼以其惊人的相似而又各异的形象意义,走出自己的国度,走进世界文学人物画廊,成为现实世界里吝色鬼或守财奴的代名词,成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家读者的“似曾相识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22c46747fd5360cba1adb9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