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写雪的古诗词柳宗元《江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2-09-16 16:10: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词鉴赏-写雪的古诗词柳宗元《江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欢迎阅读!
柳宗元,诗词鉴赏,古诗词,赏析,原文

写雪的古诗词:柳宗元《江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雪,从混合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 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的降水。

雪是水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

雪只会在很冷的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因此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下雪的机会较微小。

下面是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ō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独独自。 创作背景

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 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致使革新失败。 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

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令人传颂的名诗。 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

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

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 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 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

这好像拍*,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

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

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 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2384b3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