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都》中的知识分子角色分析

2023-04-04 05:05: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废都》中的知识分子角色分析》,欢迎阅读!
废都,知识分子,角色,分析



《废都》中的知识分子角色分析

10中本非一 100105131 许陈颖

《废都》是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在1993年出版后引起了社会上引起巨大争议,一度遭禁。“废都”,即是讲述了一个逐渐走向颓废堕落的古都里的故事。在这部作品里,塑造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群生活在古都西安的知识分子形象,主要表现了知识分子在这个新旧文化相互冲击的时代里的悲剧。物欲横流的现实使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异化并逐步走向堕落。知识分子迷失了自我,在这座“废都”里,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从对他们的生活的描写,反映社会的病态和腐败。

《废都》一书中对环境的描写透露出凄凉、颓废的气氛,这是“废都”西京的社会底色,是当时西京的世情背景。在此之上以作家庄之蝶的生活为主线,主要围绕西安城几位重要的文人——作家庄之蝶、研究员孟云房、书法家龚靖元、画家汪希眠、音乐家阮知非而展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社会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的时期,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知识分子也表现出了对彷徨、迷茫的心态。他们由对社会现实的彷徨而转而投入现实,变得堕落,表现出了一种腐败、病态的心理特征。

首先是主人公庄之蝶,这一形象是这个时期的知识分子的概括。庄之蝶作为一个作家在当时家喻户晓,十分受人敬重。作品一开始借孟云房之口赞赏了庄之蝶清净、闲适、不受世俗污染。然而,随着人们对于文化名人、知识分子的崇拜的膨胀,也促成了这些知识分子丧失了对生活、精神的追求,沉湎于俗事当中,庄之蝶也不例外,他也慢慢地走向了堕落和腐化。一方面,庄之蝶具有文人的雅趣和真性情。他赞赏牛的精神、同情爱护女性、关心周围的同事(钟唯贤)。但是同时,他又具有与之相反的对立性格:他吸牛的乳汁、和众多女性发生性关系(这里不能说庄之蝶玩弄女性,他与这些女性的关系是灵与肉上的纠葛,他在与这些女性的性交过程是发自内心的情感的交流,而不是单纯的欲望的宣泄)、从龚靖元儿子龚小乙等人身上谋取金钱利益。在庄之蝶的身上,具有十分明显的两面性。关于庄之蝶与身边女性的故事是书中着重描写的一个部分,我以这一部分来举例说明庄之蝶性格的矛盾和彷徨。庄之蝶有一个妻子和三个情人(唐宛儿、柳月、阿灿,这三个女人与庄之蝶发生过性关系)。妻子牛月清无论是在操持家庭或者是在夫妻感情上,牛月清都是保守古板的,而牛月清是生长在“历史名城”西安的女性,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八九十年代新旧文化交替时期的旧文化。唐宛儿、柳月、阿灿则是代表了新的文化,充满活力、充满诱惑,同时又在旧文化根深蒂固的地区艰难地寻求生存和发展,寻找自己的地位。庄之蝶与这四个女人的纠葛,便象征着当时知识分子在新旧文化两端的徘徊。庄之蝶本是个乡下的穷酸知识分子,与牛月清结婚后,开始步入西京文坛,声名鹊起。庄之蝶与牛月清的关系则暗示着当时的知识分子始终无法摆脱掉旧文化的束缚,无法真正获得思想解放。而庄之蝶与其他三个女性的关系则暗示这他在旧文化的压迫之下渴求拜托束缚获得思想自由的状态。他希望能从这三个女性身上获取到存在感,获取到在面对旧文化逐渐步入腐朽衰败的局势下自身的救赎和解放。然而,无论是原配或是三个情人,这些女性最终都离开了他,庄之蝶的精神也随之奔溃,希望破灭。小说中,柳月说:“是你把我、把唐宛儿都创造了一个新人,使我们产生了新生活的勇气和自信,但你最后却又把我们毁灭了!而你在毁灭我们的过程中,你也毁灭了你,毁灭了你的形象和声誉,毁灭了大姐和这个家!”这时候,他才醒悟过来,他选择了放弃文学,离开西京知识分子的生活圈,以获得人性的回归。然而,我们不禁要感叹,难道真的逃离了西京,庄之蝶就能获得重生吗?推而广之,处于八九十年代之交的知识分子,又有几个能够真正拜托新旧文化的冲突以找到内心的救赎的呢?小说中,庄之蝶对于性的一些近乎于变态的追求也喻示着这个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内心的扭曲和异化。性行为上,他追求刺激享乐,而同时还会给女性题词作诗,这也表现了他思想深处对于新旧文化的纠葛。面对新文化和逐渐物




质化的社会,庄之蝶也从一开始的洁身自好而变得最波逐流,甚至违背了知识分子的良心。他为了收入贩卖盗版书、为了打赢官司违心地发表领到儿子的文章、为了自己的声誉暗示黄厂长欺诈消费者„„庄之蝶在周围人的驱使下,无法固守内心的清净,逐渐迷失了自我,自己推入了深渊。

除了主人公庄之蝶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分子形象便是孟云房。古籍研究院孟云房相比于庄之蝶,则更能适应这个社会,更加圆滑。然而,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却沉迷于气功、算命这些迷信的事情之上,这本身就是他对自我存在感的否认,对自我精神追求的迷失。面对这这样大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冲击,他虽学会了圆滑地处理周围的事物,看待周围的人和现象,但是,他的内心世界却是空虚的。他无法从古籍研究中找到精神慰藉,而流行于当时的气功、算命等的迷信思想却害了他,让他瞎了一只眼。他在性的问题上虽没有庄之蝶的荒唐行为,但是却和尼姑搞暧昧。孟云房最终的结局是跟随儿子去新疆。如果说庄之蝶是由一个内心虽有些自卑却仍然保持清高的文人形象堕落成一个落魄的遭人遗弃的凡夫俗子,那么孟云房代表的就是那些在社会上表现的更为圆滑的知识分子的内心的荒芜和自我精神追求的病态和异化。

作品围绕着庄之蝶与旧情人景雪荫的一场官司展开。从官司的开始到结束,不仅叙述着庄之蝶的思想的变化历程,也穿插了众多的角色,将八九十年代的各色人群铺陈在读着眼前。书法家龚靖元沉迷于赌博,最后被儿子和朋友还得家破人亡,自己也自杀了。龚小乙本也是可塑之才却因为吸毒而落魄不堪。画家汪希眠才华出众却倒卖赝品,无度享乐。周敏一心想要出人头地,不惜拿名人绯闻进行炒作。女尼慧明本是个遁入空门的有学问的出家人,却周旋于男人中间。黄厂长生产假农药,害死老婆了却只关心自己的工场和收入。这些本该在社会上有所作为的人,都在这个思想动荡的年代里随波逐流,变得庸俗不堪,思想行为病态、异化。这部作品对当时知识分子的形象进行了艺术化的概括和呈现,贾平凹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来反映出更加广阔的社会上的各色知识分子面对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时内心的选择,同时对这些堕落的知识分子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鞭挞。“废都”之“废”不仅仅在于一座城市,更在于一个文化的堕落和精神的颓废、人性的迷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23c393ffab069dc5122011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