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

2023-01-27 13:30: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正方体,长方体,反思,认识,教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理解》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理解是一节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我在教学设计时有所创意。

客观世界中存有着各种各样实物,其中很多形体是长方体的。课的第一个活动就是让学生把形体是长方体的实物从诸多实物中辨认出来(学生已学过长方体的初步理解),作为研究的对象(同时也渗透了唯物主义的初步观点)

因为我们研究的不是这些实物的其他属性,而是它们共同的几何属性,所以,必须对研究对象实行抽象,即舍去这些实物的颜色、质料、用途等特征,而把它们共同的几何形体的本质特征抽取出来。这里投影片起了很好的作用,学生看到了从实物图中抽取出来的、作为几何体的长方体。

接着,学生边观察边双手抚摸、玩弄长方体的模型,闭眼想这个模型,感受到长方体的空间存有形式,这就为进一步对长方体作科学的理解打好基础。

二、以模型为依托,对长方体做几何学分析,发展逻辑思维。

所谓对长方体作几何分析,是指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面、12条棱和8个顶点,研究面与面、面与棱的关系,棱与棱、棱与顶点的关系,以及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等。每个学生手中都模型,教学时,学生随着老师的指点,仔细观察模型,用手指点数面、棱、顶点的数目,观察什么是相对的面,棱又怎样分成长度相等的3组,长方体的三条棱怎么相交于一个顶点,等等。这些分析如果没有模型作依托,是很难完成的;如果只有教师手中有模型,那么学生也只能作“观众”和“听众”,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也必然要大打折扣。

在观察和计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时,必须根据一定的顺序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在观察和讨论前、后的面、左、右的面,上、下的面,面积分别相等,从而概括出“三组相对的面面积分别相等”,以及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从而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教学过程中,有了形象思维支持,有利于逻辑思维的发展。 通过想象,构想特定的饿长方体的空间存有形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水平。在对长方体(正方体)的整体结构实行了分析之后,还必须把分析的结果综合为整体。这在本设计中是通过想象,在脑海中构想指定长、宽、高的长方体和制作模型来完成的。制作模型也需要一定


的想象力。

三、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高级形式,它是创新水平所不可缺少的 一种思维水平。

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空间观点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四、“制作几何模型”的学习活动值得提倡

本课的末尾有制作长方体模型的活动。通过制作,一方面是把经过度析的诸元素综合为整体,使想象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凸现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模型(本节课的设计还为以后学习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作了准备),检验了所学知识;另一面又训练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

小学几何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看图作图技能,使用相对应的工具的技能和制作模型的技能,培养动手、动脑的兴趣。

总来说之,本教案的教学过程是“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想象 、实践(操作),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247217f24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