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文化_传统文化

2023-03-12 05:17: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巧克力文化_传统文化》,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巧克力,文化

巧克力文化

巧克力不仅具有美妙的味道,更因其本身代表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而受人青睐。在国外,巧克力被称为“爱情巧克力”,和玫瑰花相配是情人节最好的礼物。喜庆日、节假日为亲朋好友送上一份精美的巧克力,就是送上一份深入肺腑的丝丝暖意。这份“浓浓之情”,体现了人的品位和真情真意。

巧克力与情人节

关于情人节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美丽传说。

有人说,它起源于公元3世纪。当时,由于基督教对罗马帝国的统治持否定态度,不承认对罗马皇帝的崇拜,因而受到帝国政府的残酷镇压和迫害。有一个名叫瓦伦丁的基督徒,因为公开谴责罗马对基督教的压制,号召信徒们起来反抗而被捕。在狱中,他受尽非人的折磨,但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典狱长的女儿,一个美丽、温柔的姑娘,为他的凛然正气所折服,爱上了他。从此,两人经常在阴暗、潮湿的黑牢里,互诉衷肠,海誓山盟,使瓦伦丁度过了一段别有一番滋味的爱情日子。

但是,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有情人难成眷属。由于瓦伦丁宁死不屈,罗马政府下达了对他的死刑判决。临刑前,他给情人写了一封长信,表达自己对她至死不渝的爱,以及不能为了爱,而放弃信仰的苦衷,然后便慨然奔赴刑场,凛然就义。这一天恰好是公元270年的214日。

瓦伦丁死后,姑娘悲痛欲绝,伏在情人的尸身上号啕痛哭,看的人无不伤心落泪。广大基督教徒和青年男女为了纪念这令人难忘的日子,也为了表达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的美好愿望,就把214日定为情人节,也称“爱情选出日”。由于瓦伦丁被基督教视为“圣徒”,所以又称“圣·瓦伦丁日”。

也有人说,基督另有一个名叫瓦伦丁的圣徒。在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被视为非法,不能公开活动。这个瓦伦丁不顾禁令,秘密在教堂中为信仰耶稣基督的爱侣举行婚礼仪式,事发后被捕,在监禁中死


去。信徒们说他死后成了爱情的“守护神”,因而设立了情人节来纪念他。

但是,更多的人认为,情人节和这两个叫瓦伦丁的基督教圣徒并没有关系,而是直接来自古罗马的牧神节。

其实,无论牧神节的祭典和观念在今人看起来多么不可理解,但它们都表示了一种与爱情和婚姻有关的,对美好生活的祈求,因而也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后来,人们在对牧神节仪式的不断革新中,又增添了一种新的游戏,即:设置一个签筒,里面装满了写有姑娘们名字的签片。男青年可以任意抽选一张,抽到谁谁就是他的情人。牧神节也就逐渐演变成了情人节,直到公元16世纪,情人节还保留有抽签“撞天婚”的残迹,只不过不再用签筒,而是在214日这天,青年人将他看到的第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异性,作为自己的情人。在莎士比亚的不朽名剧《哈姆雷特》中,女主角欧菲利亚爱上了年轻英俊的哈姆雷特,想第一个出现在心上人的窗前。她表述自己的心迹说:“明天是瓦伦丁节日,大家要早起床,看我啊到你的窗口,做你的意中人。”

至于今天的情人节,宗教色彩和对牧神进行神秘祭典的遗俗,早已茫然无存了,而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爱情选出日”,一个情侣们互诉衷情的国际性节日,一个温馨、甜蜜、充满人情味的日子。在这一天,大学和俱乐部里,要组织别开生面的情人舞会,商店时摆满了各种心形饰物,如装饰成心形的巧克力糖盒、郁金香花束、绣有心形图案的各种织物、花样翻新的瓦伦丁情人卡,就连电视和电影,也是清一色的爱情故事,社会各界、各行各业都在挖空心思,让情侣们过一个尽情欢娱、尽情爱恋的节日。

在这个日子里,用巧克力搭配玫瑰花作为礼物赠给爱人的习惯在东方更为流行。在日本这一天尤其是女孩用巧克力表达爱意的好机会,而一个月之后的314日称为“白色情人节”,是男士送出巧克力作为回应的日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2542f0332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6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