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概论》初中读后感

2022-12-31 01:24: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数学史概论》初中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概论,初中,数学

数学史概论》初中读后感

篇一:《数学史概论》读后感

当我们学习过数学史后,自然会有这样的感觉:数学的发展并不合逻辑,或者说,数学 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我们今日所学的数学教科书很不一致。 我们今日中学所学的数学内容基本 上属于 17 世纪微积分学以前的初等数学知识,而大学数学系学习的大部分内容则是 1718 世纪的高等数学 这些数学教材业已经过千锤百炼, 是在科学性与教育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指 导下经过反复编写的, 是将历史上的数学材料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和学习要求加以取舍编纂 的知识体系,这样就必然舍弃了许多数学概念和方法形成的实际背景、知识背景、演化历程 以及导致其演化的各种因素,因此仅凭数学教材的学习,难以获得数学的原貌和全景,同时 忽视了那些被历史淘汰掉的但对现实科学或许有用的数学材料与方法, 而弥补这方面不足的 最好途径就是通过数学史的学习。 在一般人看来, 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 因而很多人视其为畏途, 从某种程度上说, 这是由于我们的数学教科书教授的往往是一些僵化的、 一成不变的数学内容, 如果在数学 学中渗数学史内容而让数学活起来, 这样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有助于学生对数 学概念、方法和原理的理解与认识的深化。 科学史是一门文理交叉学科, 从今天的教育现状来看, 文科与理科的鸿沟导致我们的教 育所培养的人才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高度渗透的现代化社会, 正是 由于科学的学科交叉性才可显示其在沟通文理科方面的作用。 通过数学史学习, 可以使数 学系的学生在接受数学专业训练的同

时, 获得人文科学方面的修养, 文科或其它专业的学生 通过数学史的学习可以了解数学概貌, 获得数理方面的修养。 而历史上数学家的业绩与品德 也会在青少年的人格培养上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数学有着悠久的历史,14 世纪以前一直是世界上数学最为发达的国家,出现过许 多杰出数学家,取得了很多辉煌成就,其源远流长的以计算为中心、具有程序性和机械性的 算法化数学模式与古希腊的以几何定理的演绎推理为特征的公理化数学模式相辉映, 交替影 响世界数学的发展。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16 世纪以后中国变为数学入超国,经历了漫 而艰难的发展历程才渐渐汇入现代数学的潮流。 由于教育上的失误, 致使接受现代数学文明 熏陶的我们,往往数典忘祖,对祖国的传统科学一无所知。数学史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 数学的辉煌成就, 了解中国近代数学落后的原因, 中国现代数学研究的现状以及与发达国家 数学的差距,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民族科学

数学家徐利治的故事》,知道了徐老先生在数学上为祖国做出了贡献,他写的许多论 文在国际上引起了反响,他还培养出一批成材的学生。 徐老先生为什么能成为数学家?为什么能做出这样大的贡献?原因之一, 就是他小时候不怕 难,刻苦学习。文章里写道:“他在读书时常把伯父给他的午饭钱省下来,用来买书和买 练习本,为了节省用纸,他常用手指在睡觉的凉席上练字,夜深人静,同


学们早已进入甜蜜 的梦乡,徐利治却来到走廊,在灯光下认真地学习。白天,他泡在图书馆里用馒头、白开水 充饥……”可以看出,徐老先生小时候学习条件很不好,连买书、买练习本的钱都缺乏,只 好节省午饭钱,然而,他勤奋学习,并不因学习条件差而气馁。 在我们这时代,家庭生活比较富裕,很多家只有一个孩子,零花钱比较多,这些钱我们不是 去打电子游戏,就是去买好吃的。平时,也很浪费,一张纸不是写几个字就扔了,就是折纸 飞机玩,一点也不知道节省。 学习上,现在很多同学都不认真学习,学习目的不明确,我也是这样,做题稍微遇 一点困难就气馁了。 我们的学习态度和徐老先生那种废寝忘食的学习精神相比, 真有十万八 千里的差距。

篇二:《数学史概论》读后感

此书是《数学史教程》的第二版,这本书还得到了诸多数学界有望人士的高度赞扬。嘉兴学院名誉校长,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此书惠赠了墨宝:了解历史的变化是了解这门科学的一个步骤。此外,吴文俊院士也在百忙中赶写了读后感,对《数学史概论》一书在数学史学科研究上的肯定,并称之“翻阅此书都会开卷有益并感到乐趣”。

数学是一门历史性或者说积累性很强的学科,重大的数学理论总是在继承和发展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们不仅不会推翻原有理论,而且总是包容原先的理论。所以说数学是历史最悠久的人类知识领域之一。因此也有数学史家认为“在大多数学科里,一代人的建筑为下一代所摧毁,一个人的创造被另一个人所破坏,但是有些学科就像数学,每一代人都在古老的大厦上添加一层楼”。 作者是按如下的数学史分期为线索进行展开论述的: 一、数学的起源和发展; 二、初等数学时期;

1、古希腊数学2、中世纪东方数学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三、近代数学时期; 四、现代数学时期。

此书从上古的巴比伦、希腊、中国、印度、阿拉伯,以至当代数学,对于数学的贡献与影响都有中肯的评论和解说。在原始社会,从原始的“数觉”到抽象的“数”概念的形成;随着计数的慢慢发展,

出现了石子记数和结绳记事等记数方法;接着经验算术与几何法的发现;再在此基础上加工升华为具有初步逻辑结构的论证数学体系;随之发展而来的'便是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28449e401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