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读后感

2022-04-12 13:00: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鲁迅作品读后感》,欢迎阅读!
鲁迅,读后感,作品

鲁迅作品读后感

鲁迅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存在呢?是像小学课文注释中写的那样,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还是如《朝花夕拾》中所描写的那样,曾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子?亦或是像萧红笔下那样,是一位体贴的丈夫,关怀孩子的父亲,热心工作的文人,见多识广的友人?在高中对鲁迅的进一步学习中,我又对这位伟人有了和之前截然不同的印象。为了解答自己的疑问,我从尘封的角落里,翻出了从小学到初中的所有语文课本。

第一次接触到有关鲁迅的文章,应该是小学课文中周晔所著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其中印象最深的片段,就是鲁迅先生为受伤的车夫擦药的情节。他那种不顾等级差别,助人为乐的崇高精神,在当时就深深感染了我幼小的心灵,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仿佛是朝圣者带领满身的伤痕,总算达到了自己心中的圣地。

进入初中,开始接触到鲁迅作为文学家〞的一面。课文第一篇鲁迅所写的文章便是驰名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读,便感觉自己和幼年的鲁迅一起在自家后院看那高大的皂荚树,光滑的石井栏,用手指按住斑蝥的脊梁,让它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而后又于三味书屋读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之流。只用最朴实无华的词语便能有这样的效果,真不愧为文学大家。

随着年级升高,语文课文的内容也越来越深刻了,由此,我又接触到了鲁迅先生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面。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大略就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议论文。此文短小精悍,观点鲜明,直击要害。在当时国民政府黑暗统治之下,人民饱受封建思想残害的大背景下,能如此直白地叙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号召民众重拾信心,奋起对抗,振兴中华,这种勇气,着实令人钦佩。

在阅读了《朝花夕拾》后,我对鲁迅先生的其它作品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便开始读起了《野草》。鲁迅说过,这本散文诗集里有我的,是属于我自己的。在我看来也的确如此,在这一首首诗中所展现出来他对人类各方面的思考,是与他所著的其它散文、小说截然不同的。此,把这本书作为接近鲁迅灵魂的一个窗口,是再适宜不过的了。就比方《死火》一诗,标题就十分新颖,因为在我们的认识中,火是生命的象征,然而鲁迅在火〞之前冠以死〞的修饰,仿佛是矛盾的,实际却将生命与死亡融为了一体。再往下读这首诗,讲述的是一团即将被冻灭的火焰,也就是濒临死亡的火焰,面临着冻灭〞与烧完〞之间的艰难抉择。也许会有人说,反正这团火终会死亡,被冻灭与烧完有何区别?实际并非如此,鲁迅用这团火焰,


象征了我们每一个人。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被冻灭那么是所谓无所事事,坐以待毙,最终死得轻于鸿毛;烧完那么是所谓发光发热,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最终死得重于泰山。这与先生对年轻人摆脱冷气〞的希望是一致的。尽管这首诗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但于今天的我们仍然适用。

如今升入了高中,又学习了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其实当中的很多语句,像什么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都是很早之前就有所耳闻的,因此重新读到这些文字,不免有种亲切之感。借着学习这篇文章的时机,老师又向我们介绍了鲁迅的其它一些文章,也都是之前我看过的,就感觉十分熟悉,仿佛一个长期漂流在外之人终于回到故土,见到了熟悉的风景。尽管如此,在读到《药》时,对于文中那些看客的无情,冷漠,我所感到的震撼,仍是丝毫不减于之前的阅读。

写到这里,我的思绪中对于鲁迅零零散散的印象,如一个个小灯泡,被一根电线接成了通路,散发着璀璨的光辉。鲁迅的文章,伴随我们成长,从小到大。在这个过程中,我对这位伟人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着,这正如一切事物,包括人类历史的成长,是在不断的蜗行摸索之中的。所以,鲁迅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想,他并非高高在上的神一般的存在,他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都是普通人,都是碳基生物,都会呼吸,都会生病,最终也都会死亡。可是,他也是一个特别的人:在思想上,在文笔上。因此,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的思想所散发出的光辉,将会照亮现在,直达看不清的未来。而这也是我们如今仍然铭记鲁迅并探讨他的作品的意义所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293ebe1fd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1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