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插图》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2-05-28 00:5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怀念插图》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插图,怀念,练习,答案,阅读

怀念插图

①在我童年和少年的阅读记忆里,连环画和带插图的小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比如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看贺友直先生绘制的连环画《山乡巨变》,其中一幅是一个名叫亭面糊的中间人物与人喝酒。画面上,两人围着一张破方桌,中央一碟下酒菜。那碟中的莱不过是贺友直先生随意画出的一些不规则的块状东西,却叫我觉得特别香,引起我格外强烈的食欲。

②又比如少年时读苏联很多带插图的惊险小说,觉得正是那些画得很“帅”的插图帮了我和小说的忙,使我能够身临其境,对特务和好人有了如看电影般的直观认识,也使小说变得更加生动而有光彩。

③我第一次读孙犁先生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是在20岁以前。当时除了被孙犁先生的叙述打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画家张德育为《铁木前传》作的几幅插图。其中那幅小满儿坐在炕上一手托碗喝水的插图,尤其让我难忘。

④小满儿是《铁木前传》中的一个重要女性,我一直觉得她是孙犁先生笔下最富人性光彩的女性形象。单用艳丽风骚不能概括她;单用狡黠、虚荣不能概括她;单用热烈、纯真更不能概括。她,因为她似乎是上述这种种形容词的混合体,而作家在表现她时也是用了十分复杂的感情。

⑤画中的小满儿,在深夜来到住在她家的干部屋里,倚坐在炕上,毫不扭捏地让干部给她倒一碗水。深夜男女单独相处,村人对她的种种传闻,使干部对她心生警惕。然而她落落大方地与干部闲聊,探讨怎样才能了解人的内心。这时她的目光甚至是纯净的,没有挑逗的意味,虽然在这个晚上她美艳无比,头上那方印着牡丹花的手巾,那朵恰巧对着前额的牡丹花,一给她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又孤傲的色彩,这使人想到,在轻佻和随便的背后,这女人情感深处也有着诸多的艰难和痛苦。

⑥在这插图的下方,有一行小说中的文字:“了解一个人是困难的,至少现在,他就不能完全猜出这个女人的心情。”

⑦张德育先生頗具深意地选择并刻画出孙犁先生赋予小满儿的一言难尽的深意,他这幅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插图的艺术价值并不亚于孙犁先生这部小说本身。


⑧我一向觉得,用水粉画这样的形式和材料去作具有如此细膩内心世界的单幅肖像画,实在难以驾驭。但张德育先生的插图,用看似轻便的笑墨,却准确、传神地表现出一个文学人物的血肉和其洋溢着别样能力的复杂性格,实在让人敬佩。

⑨前不久,我终和久未联系的张德方先生通了电话。提起这些往事,他有些黯然,当我把话题引向当年创作这些插图的情景时,他才又兴奋起来。那是20世纪50年代末,他刚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被分配到百花文艺出版社,一次读到《铁木前传》,立刻被打动,向领导提出要为这部小说作插图,并专门到冀中乡村体验生活。虽然他也是出身乡村,在他心中,也存有小满儿这样的女孩子的形象,但他还是一丝不苟地到了有别于他山东老家的冀中平原。他还讲到,作品完成之后他去孙犁家听意见,孙犁兴奋地招呼老伴出来,然后他们两人一块儿问张德育:“你是不是见过小满儿?”

⑩张德育没有见过小满儿,怛孙犁夫妇的惊讶已经把他的成功告诉了他。很少听见作者对插图画家的认可,我也深知画家能画出作家心中珍爱的人物的不易,但是张德育做到了,他画出了孙犁心中的小满儿,不凡的《铁木前传》因此具有了更加非凡的意义。

11)今天,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视、网络和各种彩像让人目不暇接,插图和连环画已经里离我们远去。

12我怀念这些在今人看来经济效益低下,又“费力不讨好”的绘画品种、不单是对童年的追忆,那些优秀的插图和连环画永远会有它们独立的价值,它们不是出自机器的制造,而是出自人心的琢磨和人手的劳动,因此散发着可嗅的人间气息,也真正是作者的血肉与他所塑造人物的血肉的饱满的混合。

(选自《铁凝散文》有删改)

10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章前三段写了看贺友直先生绘制的连环画、读苏联很多带插图的惊险小说、读带插图的孙犁先生的《铁木前传》三件事。

B《铁木前传》这本书之所以让作者印象深刻除了因为孙犁先生的叙述,还因为张德育先生所作的价值不亚于小说本身的插图。

C.文中第⑨极通过孙犁夫妇的表现,衬托出张德育先生所作插图的形象逼真。


D.作者认为插画不仅是出自机器的制造,也是出自人心的琢磨和人手的劳动,因此散发着可嗅的人间气息。

10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开篇点题,回忆“我”童年和少年时对插图的记忆,引出了作者对插图中美食的怀念和喜爱。

B.“用看似轻便的笔墨,却准确、传神地表现出一个文学人物的血肉和其洋溢着别样魅力的复杂性格。”这句话体现了张德育先生对人物的形确把握。 C.作者重点描写《铁木前传》插图及其创作过程,颂扬了张德育先生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和非凡的艺术成就。

D.现今插图已沦为“费力不讨好”的绘画品种,因为在当今时代,随着各种影象方式的普及,人们已经不需要再将插画作为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唯一途径了。

109.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07D 108A

109.示例:本文表达了作者在电视、网络和各种影像让人目不暇接的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插图的怀念及对插图艺术回归的呼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2964b8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0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