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奇偶性评课

2023-01-06 05:01: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数的奇偶性评课》,欢迎阅读!
奇偶

.

《数的奇偶性》教学评析

柏树小学 武学龙

各位老师,上周二有幸听了武老师教学的“数的奇偶性”,让我受益非浅。下面,我就对武老师这节课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落实到位

“数的奇偶性”是义务教育课程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质数、合数等知识,认识了相关的奇数、偶数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旨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去发现数的奇偶性及其在加、减法运算中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老师通过对教材的研究,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简单问题。2发现并掌握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并解决实际问题。从整个教学过程看,两个教学目标已得到了落实。 二、教师吃透教材,教材处理得当

“数的奇偶性”是在学生认识了相关的奇数、偶数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将这一学习内容安排为用数学活动的形式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态度和学习方法。教材提供的小船往返于南北岸的学习素材,武老师通过让学生猜、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发现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接着出示翻杯子及开关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展开探究活动,较好地拉近了学生数学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三、教学结构严谨,安排合理

;.


.

从整堂课来看,武老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启发、相互碰撞,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学习内容,形成认识,实现学习目标。

总之,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规范、准确,体型设计合理,富有层次性、发展性,教学目标准确、无误。教学环节的处理中,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轻松、自然地接受知识。

下面,提出两点个人建议,供武老师和各位教师参考:

1、在互动解疑(新课教学)中可否把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再放长点; 2、实践运用中练习的安排我认为应先易后难。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2bc342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9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