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繁荣的理性思考

2023-05-22 04:2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非理性繁荣的理性思考》,欢迎阅读!
非理性,繁荣,理性,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非理性繁荣的理性思考

作者:史颉琼

来源:《商情》2013年第07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非理性现象却时有发生,投机性泡沫的破灭,一方面使得投资人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另一方面对某种行业的打击会经由行业间的联系和经济全球化将损害成数倍传播,引起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本文通过对罗伯特.希勒《非理性繁荣》一书内容进行阐述分析,试图寻找非理性繁荣的形成方式和决定因素,希望对我国完善投机性泡沫预防机制提供帮助。

【关键词】非理性繁荣,投机性泡沫,因素

1996125日,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华盛顿发表了一次讲话。在这次讲话中,他用非理性繁荣一词来形容当时股票市场中投资者的行为。次日各大股指指数大幅下跌, 理性繁荣这一词不胫而走,而罗伯特.希勒于2000年出版的《非理性繁荣》一书则让这个词成为广为流传的时髦词语。

希勒定义的非理性繁荣恰当地描述了市场超出正常运行规律时的状态,是投机性泡沫的心理基础。而投机性泡沫则是由价格上涨刺激投资者,并且影响逐步扩散,使投资者不考虑资产实际价值,而一味地沉浸在对其他投资者发迹的羡慕与赌徒般的兴奋中。

这种阐述实质上是有违于理性人经济学基本假设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沉浸在一夜暴富的发迹故事中,由侥幸和贪婪所驱使而参与市场投机。就如同希勒所说,2020年代股市投机过剩时期投资者的疯狂状态,是一种我们在一生中某个热情高涨的时候都可能做出的错误判断。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经济学分析就容易得到错误的结果。而希勒则脱离了以往的假说,而在更广阔的范畴下去探索。

在《非理性繁荣》中,希勒从诱发投机性泡沫的结构因素、强化泡沫的文化因素、泡沫背后的心理因素三方面,详尽分析了造成非理性投资行为的根源所在,运用了行为金融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法来试图破解这一经济难题。在书中他给出了投机性泡沫的三个重要的促成因素:羊群效应,反馈环理论以及蓬齐骗局。

羊群效应是指由于受其他投资者采取的某种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的相同的投资策略,是对群体的模仿,缺乏个体理性的行为,导致了泡沫的产生。反馈环理论认为,最初的价格上涨导致投资者需求的增加,价格因此继续上涨,最初诱发价格上涨的因素导致了远超过实际作用的价格影响,加剧了泡沫的扩大。蓬齐骗局则是骗局制造者通过向投资者许诺,用投资人投资来支付给上一轮投资者,这个循环直至泡沫的破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历史上,有很多的事件都存在非理性繁荣的实质。80年代美国迫使日元升值,日本的大量资金涌入美国,投资房地产,而当房地产泡沫迅速膨胀以致破灭时,日本损失惨重。07年的金融危机则是由于金融衍生品的批量制造与泛滥,衍生品的打包销售实质就是一个蓬齐骗局,虚拟经济的高预期与实体经济低增长的矛盾,导致泡沫破灭,造成了整个世界的经济衰退。实际上,即便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智慧和知识来认识非理性的危害,人们也很难避免非理性行为。因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理性的,都相信市场上自有比我更傻的傻瓜,总是认为自己应是侥幸者,泡沫不会在自己手上破灭。

《非理性繁荣》一书以美国股市的虚假繁荣为例来说明非理性繁荣的原因,过程,危害与防范。然而,它最大的贡献绝不是简单的分析和预测美国的股市,而是给予我们广泛的启迪。《非理性繁荣(第二版)》很醒目的增加了一章来讲述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希勒认为那些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的心理因素同样潜在地影响着其他市场。而房地产市场,尤其是个人住房市场有时也显示出投机性泡沫的存在。

由于住房价格日益显著地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房价持续攀升,住房价格也成为人们关注的流行话题。如果在理性人的前提下,人们能够从长远利益出发对房地产市场的状况做出理性的判断,如果房价的上涨迫使人们必须用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偿还购房抵押贷款,那么这将会产生很强的激励引导房地产投资向低成本地区转移。这种方式可以防止房价上涨过快和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然而,居住地优越的人们常会认为作为房价最主要组成部分的土地价格会不断上涨。他们确信居住在这些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人们可以享有生活在名人聚居区的声望,也可以从这些地区的商业机会中获取利益,从而认为会有更多的人抱有和他们一样的想法,人们会继续哄抬他们所在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房地产市场上的非理性繁荣开始出现,而由于人的非理性和投机性又会再次炒高房价。

但事实上,如果房价相对于居民收入涨得太高,人们就很难负担得起一套像样的住房。当他们意识到,优越居住地带来的声望并没有那么重要,而拥有同样商业活动的其他中心在不断建立,最后会引发企业重新选址,人口会由老中心向新中心转移,从而对老中心的房地产价格产生压力。除此之外,过高的房价将带来政治压力,迫使政府放松对土地使用的限制,最终导致这些大城市住房供给的增长。这时之前的高价格就很容易急速下降,泡沫终会破灭。 希勒的逻辑推导是根据美国近年的房市走向来演绎的,这对美国政府必定是一个启示,但同时这个描述也不禁让人想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繁荣背后是否也存在非理性因素,是否已经远远脱离由经济社会基本面因素来决定的正常状态,政府的管控是否能阻止泡沫的扩张和破灭,这些都值得深思。而如何完善投机性泡沫预防机制对我们仍然是个挑战。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罗伯特·希勒(Robert·Shiller ):《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第二版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周博然.投机性泡沫的产生于破灭机制——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的非理性繁荣现象探究J .中国外资,2011,(10下)

[3]王斌. 本能冲动的理性救赎——读《非理性繁荣》有感J .财务与会计,2011,(12 [4]江涌. 资产泡沫:非理性繁荣下的中国J .中国与世界,2010,(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2d77b8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3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