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见文言文虚词练习

2022-03-29 20:07: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常见文言文虚词练习》,欢迎阅读!
虚词,文言文,练习,初中,常见

初中常见文言文虚词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及其含义:

1、忽啼求之(

2、仲永之通悟(

3、或以钱币乞之(

4、学而时习之(

5、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6、心之所向(

7、卒之为众人(

二、对下列句中加点“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昂首观之(代词,相当于“它们” B、余闻之也久(代词,相当于“这件事” C、项为之强(助词,相当于“的”

D、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及其含义: 1、蹲其身,使与台齐( 2、其纹理皆有可观者(

3、如此其贤也(

4、不能名其一处也(

二、对下面句中加点的“其”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代词,他)

B、其真无马耶。

(连词,表选择疑问,相当于“是----还是” C、安陵君其许寡人。

(助词,用来加重语气,相当于“可要”亦可不译) D、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副词,表反问,难道)

一、在下面括号中写明“以”的用法及其含义: 1、徐喷以烟( 2、盖以诱敌(

3、以虫草为林( 4、以观沧海(

二、下列句中“以”的作用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或以钱币乞之 C、屠惧,投以骨 D、生以乡人子谒余

一、请指明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在句中所表示的关系,并说出相当于现代汉语哪个词语。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并列关系,和。 1、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关系,________ 2、而疑邻人之父_____________关系,________ 3、妇拍而鸣之_______________关系,________ 4、挟天子而令诸侯_______________关系,________

5、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_______________关系,________


6、后狼止而前狼又至_______________关系,________



一、指出下列“为”的用法、含义并注上其拼音: 1、并自为其名( 2、项为之强(

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知之为知之( 5、弃其杖,化为邓林( 6、为人谋而不忠乎(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于”的用法及其含义: 1、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4、欲有求于我也(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于”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一、解释下列句中“则”的含义: 1、学而不思则罔(

2、三不在高,有仙则名(

3、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4、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一、指出下面句中“者”的含义或作用:

1、马之千里者( 2、二者不可得兼( 3、齐国之美丽者也( 4、择其善者而从之(

5、其纹理皆有可观者( 拓展练习

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1、判断文中加点的“之”“以”“而”的用法和意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

阅读《秋水》,完成811题。(10)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

(1)河: (2)野语: (3)谓: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A. 宁厨下儿曾有过 过:过失 B 宁许蒙不杀 许:答应 译: C .蒙母徒跣山谏蒙曰 谏:进谏 D.属汝以大事 属: 通“嘱”,嘱托 10.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4.请将“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 A.秋水时至 四时之景不同 译文: B.吾非至于子之门 子又生孙 25.文中吕蒙形象鲜明,试概括这一人物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2) C.闻道百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答:

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以为莫己若

11.河伯虽然有骄傲自大的一面,但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可贵一面。你认为这一



是: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题。(5)

上①掌从容②与信③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者。”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注释]①上:即指汉高祖刘邦 ②信:指汉朝名将韩信 ③从容:随意 (1)翻译下列划线句子。(2)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答: (2)刘邦和韩信谈话的话题是: (用原文回)(2)

(3)出自上文的一个成语是 (1) 阅读(吕蒙的故事》一文,回答23--25题。(6)

(即甘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蒙恐宁杀之,故不即还。后宁赍礼(赠送礼物)礼蒙母,乃出厨下儿还宁。宁许蒙不杀。斯须(一会儿)还船,缚至桑树,自挽弓射杀之。毕,解衣卧船中。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宁闻之,故卧不起。蒙母徒跣(赤脚步行)出谏蒙曰:“至尊(指吴主孙权)待汝如骨肉,属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宁死之日,纵至尊不问,汝是为臣下非法。蒙素至孝,闻母言,即豁然意释, 自至宁船,笑呼之曰:“兴霸(甘宁的字)老母待卿食,(赶快)!宁涕泣嘘欷(哽咽,抽噎)曰:“负卿!”与蒙俱还见母,欢宴竟日。 2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33581662af90242a895e58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