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古代称谓

2022-05-05 06:0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析中国古代称谓》,欢迎阅读!
试析,称谓,中国,古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析中国古代称谓

作者:李敬巍 万雅立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1年第02

要:称谓,贯穿古今,活跃于任何一个社会生活层面,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兴趣,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它都有着不同的意义。从人际关系来看,它是一种身份的标志;从语言交际来说,它又是一种交流工具。从历史上来看,称谓有着深刻的文化烙印,我们甚至可以说,称谓的历史变迁即是新旧文化观念变化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 关键词:称谓 文化 变化 标志

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中国经历了举国统一,王朝复辟,农民起义,外族入侵等各种各样的历史变化,而称谓的变化,也随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变迁而无时无刻不在做着相应的调整。由于中国文化发展的不平等性以及文化的多元性及丰富性,大部分的称谓即使在同一个时期、同一个朝代内,都是复杂多变,令人难以把握的。这种复杂性主要是由中国文化的独特性造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封闭性的文化,这种封闭性主要体现在一种尊卑有序的文化心理定势上,正是这种文化心理定势,使得汉语的传统称谓词具有了森严的等级性。从漫长的历史中可以看出,由古到今,人们都在遵循着贵贱有等,长幼有别,贫富轻重皆有称这样一个原则。它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古人对于称谓的定义,从很大意义上来说,是从贵贱、长幼、贫富等身份地位的差别上来考虑的。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在严格地遵循身份地位等规则的同时,又十分重视对于情感的讲究。情感和理念构成了儒家礼义的核心,两种对立在此相辅相成。而作为文化的折射物——称谓,则忠实地反映了文化的这一特点。 一、称谓的含义和分类

我国对于称谓语的研究由来已久。《尔雅·释亲》,便首开了解说称谓之先河。一些后出的典籍,如扬雄的《方言》、刘熙的《释名》、张楫的《广雅》等,均对《释亲》有所增益。中国博大深远的称谓体系的形成与中国社会文人历来对它的重视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称谓这个词语曾多次出现过。《后汉书·郎顗传》中就有改易名号,随事称谓的说法,唐代刘知几的《史通·称谓》中有:古往今来,名目各异,区分壤隔称谓不同。而明代胡应麟的《诗薮外编·六朝》中也曾出现凡词场称谓,要在适齿牙而已,非必在前则优,居后为劣也的字样。从这些古典文献可以看出古人对于称谓的重视。在现代汉语中,称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称谓主要包括所有人和事物的名称。汉语中历来有着讲究名称字号的传统,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对于自己国家的命名——中国,看似简单直白,实则意义深邃。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恐怕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这么多形形色色的称谓,而这些称谓中又包含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国古今称谓可大致分为三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一类称谓即国号,尤其是历代统一的王朝国号,如夏、商、周、秦、汉、新、晋、隋、唐、周、宋、大元、大明、大清等。这些称谓都为国号的指称对象,它们确切地指出了称谓所属的时间或空间范畴。第二类称谓可拟称为名号,如诸夏,诸华,华夏,中国,中华,九州,四海,天下,等等。第三类称谓主要是域外有关中国的称谓,即域外系列。胡阿祥(2000)认为,域外对于中国称谓尽管复杂,但影响最大、使用最广的除了汗、唐、中国、中华等这些源于国号、名号的称谓外,还另外有五个系列,即源于国号的支那系,源于物产的赛里斯系,源于最高统治者称号的桃花石系,源于民族的契丹系以及源于国号和名号但与文化有关的其他称谓。

本文要进行集中讨论的则是狭义的称谓。所谓狭义的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如母亲、老师、首长等。汉语称谓语应该成为汉语研究和文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研究古代称谓时,研究者往往会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例如自称、对称、他称谦称,尊称”“面称,背称的区别等等。这时候,对人称代词的研究应语法语用并重。汉语称谓语源远流长,有其独特的体系,对它们的整理和研究应该成为汉语研究和文化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不同称谓的意义

在古代,随着人类社会等级制度发展日臻完善,等级观念逐步完整和确立起来,人们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彼此间的称谓也愈发地精细化、复杂化,越来越具有等级制度的影子。古代称谓已经不单单反应社会关系和人们彼此间的血缘关系,而是具有了身份和等级的象征意义。在古代中国,人的称谓主要体现了三个特征:

第一,中国古代的称谓集中体现了长存中华文化中的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特点。而这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具体表现则与讳名、称号和嫡庶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种称呼,无不打上等级制度的烙印。古代中国家庭以大家族为多,在这样的环境中,嫡庶有别的称谓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嫡庶称谓忠实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家族继嗣制度。

第二,中华民族注重亲缘关系的宗法观念在称谓上得到了综合体现,这一点与中国很强的宗法制度的观念息息相关,它是进行政治权利继承以及财产继承方面的主要因素。统治者家族的变化往往有可能影响到一个朝代的兴旺、变迁和没落。《三字经》中说到,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自子孙,至曾玄,乃九族,人之伦。这句话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于九族的定义:以己(即自身)为中心向上、向下各推五代,它表现了一个家族各成员之间纵向的亲属关系。

第三,不同的称谓显示出人际关系的亲近或疏远,这是中国古代称谓中的一个很大特点。选择称呼方式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交往过程。究其原因,中国的情缘关系一般都是建立在血缘关系或是亲属关系基础上的,这也是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若想与非亲非故的人建立起关系网络,就应当善用亲属称谓这样一个有力工具。于是拟亲属称谓这样一种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谓方式便应运而生。通过对亲属称谓的借用,即对非亲非故的人使用亲属称谓或远亲之间使用近亲称谓方式,拉近双方的距离,有助于建立起理想的人际关系。

现代社会,绝大部分的古代称谓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自身开始产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它源于人们的社会观念及民族心理,不仅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际关系之间的变化,也体现了人们内心的价值观和民族性的日趋变化。它反映出封建宗教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的淡化,过去被奉为神明的长幼尊卑观念被淡化甚至被破除,特别是对女性、小辈和雇佣劳动者这三类人,平等和相互尊重的观念取代了过去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许多古代称谓已经被取代或消亡。

称谓既是语言的一部分,又极为敏感地反映社会和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称谓必然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新时代,从而更好地传承历史,为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胡阿祥.伟哉斯名——“中国古今称谓研究[M].武汉:湖北教 育出版社,2000.

[2]任琦.称谓词折射社会文化变迁[N].浙江日报,2005-08-09. [3]陈怀建.古今称谓研究的开创之作[N].中华读书报,2010-07-15. [4]夏先培.关于古代称谓研究的一些思考[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8,(4.

[5]杨应芹.谈谈汉语称谓[J].安徽大学学报,1989,(3. [6]张彦,张梦井.中国不同时期称谓特征比较研究[J].湖州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04,(2.

(李敬巍 万雅立 辽宁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 11602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35e42c256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