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风扬家训手抄报

2022-11-01 20:0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家风扬家训手抄报》,欢迎阅读!
抄报,家风,家训

传家风扬家训手抄报



传家风扬家训手抄报



家教,我自己觉得跟家风有点相像。词典上说家教的重点在于道德礼节方面。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听到大人说,谁家的孩子真好啊,真有家教啊。我觉得家教就是爸爸妈妈对孩子的一种教育。在家长的帮助和教导下,从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反映。我的爸爸妈妈教育我讲礼貌,主动跟认识的长辈和邻居打招呼。他们不仅这样教育我,他们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当姥姥的朋友来家里作客的时候,都是妈妈在厨房忙活,让姥姥陪着她的朋友聊天啊,吃零食啊。我也听到姥姥的朋友夸奖妈妈真是个好姑娘,家教真好,每当这时,我就能看到姥姥脸上骄傲的表情,我想怎么人家夸得是妈妈,姥姥怎么会这么骄傲的样子呢?后来,我慢慢懂得了,夸奖孩子有家教,其实就是在赞赏家长的教育。每逢过节,家里聚会,亲朋好友也是夸我特别有家教,此刻,爸爸妈妈也是一样的骄傲的神色。家教,也是爸爸妈妈的.一种言传身教。通常,大人们就是孩子的榜样。

家风、家训、家教有着异曲同工的方面。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体现。良好的家风、家教、家训需要家里的每个人共同努力,不好的方面要及时改正,好的方面要一直一直延续下去。

家风家训的存在意义:

“盛世修志,家兴续谱”,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国盛家兴是不变的历史规律,因而在家族文化中有一个共识:30年一小修、50一大修。如此这般,一是凝聚亲情血缘;二是从侧面记录国家历史的发展。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曾说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


有史,其义一也。”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说明家谱的重要性。

家庭是中华传统家庭美德文化教育的起点,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通过培育家庭成员的个人品德和家庭美德,使其养成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品质,从而引领社会新风尚,形成社会新气象。良好家风诚在“信”。《孟子·离娄上》中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论语·为政》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也是良好家风建设的核心内容。诚信的重要性表现为:一个人的诚信,是其立身处世的根本;一个国家的诚信,是其取信于民的根本;一个民族的诚信,是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对家族及其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取其精,去其糟粕,充分发挥其在民族国家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万丈高楼始于基,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地基”,从《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钱氏家训》,这些优良家风的教诲,成就的是我们熟知的大家。

曾国藩的家风,其家风文化的核心是勤与俭,曾国藩家书中出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勤”与“俭”,他留下的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成为曾家突出的家风文化。

颜氏家族中,除了颜之推,主要通过讲述观众熟悉的书法家颜真卿的故事,阐释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的《颜氏家训》。

钱氏家族中,讲述了人们熟知的钱穆、钱伟长的故事,回答了钱氏家族为什么会出那么多院士的疑问。

通过聚焦谭氏家族中谭正岩的敬业,我们看到了从谭鑫培到谭正岩这个七代京剧世家德艺兼优的家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3d72b9382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9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