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诗了解诗意写表达

2022-07-12 12:08: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每周一诗了解诗意写表达》,欢迎阅读!
每周一,诗意,表达,了解

每周一诗了解诗意写表达 宿甘露寺僧舍(宋·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作者简介

曾公亮(998年-1078年)字明仲,号乐正,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军火家。

译文

云雾弥漫在枕边,山峰环绕的近旁,躺在床上聆听松涛阵阵,无数山谷呼啸哀歌。要看银山似的冲天巨浪。只要一打开窗子,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 赏析

甘露寺居山临江,林木苍翠,风景秀丽,是镇江的一大名胜。诗人不写甘露寺的白日美景,而用工细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空阔奇妙的江南夜色图,写出了江水的壮观和甘露寺的险要。首句写山峰的云气,次句写山谷的松声,末两句写长江的风采。一句诗一个画面,全诗浑成合美。诗中有画,景中有情。

第一句从所感之气着墨。诗人自繁华的京城来到幽僻的古寺,这里没有九酝八珍、华屋锦被,只有粗茶淡饭、陋室布衾。骤然变化了的环境,他不适应,难以入眠。夜深了,天亮了。山间的雾气袭进屋来,如轻纱,似薄绡,缥缥缈缈,遮掩了层峦叠嶂。

第二句从所闻之声下笔,写山寺下面,深谷纵横,苍松郁郁;晚风吹来,松涛阵阵,如哀如怨,如泣如诉。“枕中”“床底”,点明诗人已经就寝,紧扣诗题“宿”字。万壑哀,语出杜甫《诸将五首》之五:“巫峡清秋万壑哀”。曾公亮诗中的这一“哀”字,恰切地摹写了风吹松林所发出的低沉悲壮的声音。用“千”写“峰”,用“万”写“数”极尽形容,从纵向描写北固山奇险变幻、充满生机的景象。这两句写近景,对仗工稳,用笔细腻,文字跌宕生姿。

三、四句写远景。诗人来到甘露寺原是为了住宿歇息的,可寺外千山万壑的松涛声和不尽江流的喧哗声,搅扰着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眠。诗人情绪激动了,索性披衣起床,打开窗户,迎风伫立,凭栏远眺。天空没有月色星光,地上熄了万家灯火。周围的一切都被黑暗吞噬,看不见山,看不见树,也看不见远处的城廓。只有横躺在北固山下的长江,这条水的巨龙,力的怪神在没日没夜、无休无止地掀起惊天的狂澜,发出动地的长吟,不甘沉默,永无睡意。诗人虽然看不清,但能想象出它那汹涌澎湃的壮阔气象。于是掉转诗笔,将描写对象由千峰、万壑转向长江、巨浪,开辟出一个奇丽广阔的新境界。“银山拍天浪”是写得很精彩的景语,气势警拔,形象生动,层层修饰,词约义丰。“银山”从色、形、质等多方面细致入微地刻画波涛的光彩、巨大以及沉重感。“拍天”则状波峰的突兀和高峻使人感到惊心动魄,惶惶不安。不用“玉山”而写“银山”,用词是雕琢的。银是仅次于金的贵重金属,色白而灿烂。用鲜亮的词把平凡的波涛写得十分美好,格外显豁,寄寓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开窗放入大江来”从横向展现了长江挟风劫雷奔腾而来的雄姿壮采。放入可说是再平常不过的词了,“开窗”不是看到大江,而是“放入大江”,当诗人把它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时,就产生了不平常的效应,化死景为活景,变平淡为神奇,使人眼界一新。同时又塑造了一个气魄非凡、威力无穷的“开闸引流”的巨人形象。最后一句振起全诗,豪迈而奔放,是传神之笔。把长江的洪波巨浪写得如此壮美,如此撼人心魄,在古今诗词中是并不多见的。

读此诗,我们的心灵会得到一种净化,山顶的云雾松涛、大江的银山雪浪会荡涤我们的俗念尘思,在观照诗人的开阔胸襟和豪爽气概中,在体悟诗人对生命自由的歌颂中而升华人生的境界。“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毛泽东诗句),敞开我们的生命之窗去拥抱大江大海,就能领略更美好的风光。




偶题(宋·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作者简介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自号晦翁、晦庵,别称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婺源)一生大部分时间用于讲学传道。卒后追谥文。朱熹学问渊博,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贡献。著有《朱文公文集》。

偶题本为诸诗人大发意兴之时所作诗作以杜甫、朱熹所作最为著名:杜甫所作偶题表达了其对于诗歌创作的见解,带有总结性质;而朱熹所作偶题三首则表达了朱熹从偶然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其后还有张耒、张良臣、李商隐等诗人的《偶题》诗作闻名于世。注释

幅巾:古代贫贱男子以整幅绢裹头的头巾。《东观汉纪鲍永仁》:更始役,永与冯钦共罢兵,幅巾而居。崔嵬: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

不道:犹不知。李白《幽州胡马客歌》:“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底处何处。启示

说常人只见到翻云覆雨,却不知其成雨的原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学力行,也是有根底的。 赏析

此诗约作于乾道、淳熙年间。朱熹的诗歌,往往从偶然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偶题》三首正是此类的诗篇。第一首说常人只见到翻云覆雨,却不知其成雨的原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学力行,也是有根底的。



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 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君:你,指刘景文。

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刘景文(名季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


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42d84a519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