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技巧

2022-08-06 16:46: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技巧》,欢迎阅读!
阅读理解,英语,初中,技巧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技巧

【摘 要】 阅读理解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谈了初中 英语阅读理解的一些技巧。

【关键词】 阅读理解 技巧 事实判断 推理判断 词义猜测 主旨概括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五级目标要求。其中,阅读方面有七条具体要求。 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英语试卷中,阅读理解题所占比例最大。要想得到一个理想的分数,做好阅读理解题是关键。

1. 事实判断题

有些事实判断题可直接从语篇中原句得出答案,这类题最容易得分。但有些题会在题目的设置和选项中玩点小花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设题Which... is not true / mentioned,He did all the following things except ______. 一定要注意问题中的notexcept

2)设题How much does he get a month, 而原文是He gets 100 dollars a week.

3)有些选项对原文的句子作细微的改动,以假乱真。如:选项中There is a parking room ...,原文There is parking room ...; 选项中There aren’t any ... 原文There aren’t many ...。选项与原文内容相似度极高,很容易迷惑学生。

4)选项偷梁换柱,将发生在甲身上的事嫁接到乙身上。

5)选项内容符合原文,但题设与选项因果关系倒置或根本不存在逻辑关系。 由此可见,即便是直接事实判断题,也不能掉以轻心,答题时既要仔细读题,又要仔细阅读每个选项,然后结合原文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才不至于“大意失荆州”。


2. 推理判断题

推理判断题的设题中常有We can infer that ...The writer suggested that ...The writer implied that ...,这类题往往不能直接从原文获取答案,答题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注意细节。

2)善于捕捉作者字里行间暗含的信息,即理解作者的“弦外之音”。 3)注重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情绪,推测作者的态度。

4)整体理解全文,分析文章真正的含义,关注作者的思想倾向和人生价值观。 5)关注一些表逻辑关系的词,如:besides thereforeas a result all in all in general ...

6)以原文事实为推理依据,不能仅凭自己的个人经历或常识去判断。 总体上说,推理判断题答题时既要遵从语篇中客观事实,又要以此为基础对语篇中信息深层挖掘,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3. 词义猜测题

词义猜测理解题可以是一个单词、短语、甚至句子的理解。词义猜测题中的生词、短语、句子绝对不是孤立的,它一定与上下文或所在段落甚

至整个语篇有联系。解答此类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线索猜测词义。 2)根据词语的释义或解释说明猜测词义。

3)根据生词的同位关系猜测词义,注意破折号有时也能表示释义功能。 4)注意生词前后表对比或因果关系的词语,注意作者用词褒贬感情色彩的不同。

5)根据词性和构词法猜测词义。如:He untied the bag. untied 是动词tie(捆,系,绑)的反义词,为过去式,那么untied即是“松开,解开”的意思。


6)根据生词后列举的事例来判断。

平时做阅读题不要见到生词就急躁,也不要马上翻字典。有些无关紧要的生词可跳过,对那些影响答题的生词可多尝试着猜测词义,以练习自己的猜词能力。

4. 主旨概括题

主旨概括题常用这样的一些设题:What’s the main idea / the best tile / the writer’s main purpose of this passage,解答此类题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关注语篇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多数文章会在开头提出或结尾总结文章的主旨大意。

2)若为叙事性文章,更要注意结尾部分是否有表达作者观点或态度的文字。 3)注意各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各段落与整个语篇的逻辑关系,分清主次。

4)不要过分纠结语篇中的细节,不要断章取义。要从整体把握全文, 象看本质,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要透过现

5)要从整体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考虑作者的思想倾向或态度,不可望文生义或主观臆断。

6)注意英语国家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道德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 解答此类主旨概括题还应特别注意,有时选项中主旨大意表达正确且富有哲理,但由语篇中并不能得出此寓意,不能误选。

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44b593baf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