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是夏至吗

2022-06-23 19:35: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6月22日是夏至吗》,欢迎阅读!
夏至

622日是夏至吗

20XX622日不是夏至

夏至时,北斗指向乙。太阳黄经为90°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心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生到最北的一日。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天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夏至习俗

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礼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说明一年的这一时节鹿角开始脱落,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重庇护阳气,着眼于一个字。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 烟台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巧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平阴一带,夏至日祭奠祖先。

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伏日。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伏日这天,山东民间都要改善饮食,胶东东部都吃面条,长岛民谣:立秋入伏面。烟台招远吃水饺,滨州无棣习惯吃面条、豆汤和面棋子,济宁邹城喜欢喝冰水,有的人还到峄山山洞里避暑。

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说:春牛鞭,舐牛汉,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至饺子夏至面好吃的月再一遍。入伏后是种秋菜的季节,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之谚。 夏至的历史

夏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这一天称作夏至《恪遵宪度抄本》中说: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夏至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就是源自夏至节。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奠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

旧时古人十分重视夏至节,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而宋代在夏至之日始,百官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用来驱热,香囊可驱蚊抑臭。

夏至 ,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官宗伯第三·司巫/神仕》载: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鬼,以禬国之凶荒、民之札丧。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清朝又是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


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夏至接近远日点,冬至接近近日点,且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快,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慢,夏长冬短由此得来。

夏至这天虽然白天最长,太阳高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右左。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明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过了夏至,我国南方这时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操纵,出现伏旱。华南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华南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近三十年来,华南西部6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峻。因此,要特殊注重作好防洪预备。夏至节气是华南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办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44c5886ca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e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