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范文)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

2022-04-02 11:3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热点范文)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欢迎阅读!
范文,春节,有关,热点,传说





工作报告范本

(热点范文)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



辑:__________________



间:__________________







1 / 3




春节是中国人最期盼的节日、也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春节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借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上长着角、非常凶猛恐怖。“年”长年居住深山、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每个村里的人们全部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里一片匆忙恐慌、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吓得浑身发抖、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

、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就是春节。 古时候、有一种叫做""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叫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人们为了赶走这个怪兽、有一年、年又来到村子、人们发现它怕红色的东西和响声。于是又一年、当年来之前、人们在门上贴红纸、挂红灯笼、年来了、人们用空心竹子做的炮仗往地上摔、发出响亮

2 / 3




的声音、终于、年被赶跑了、于是、后来人们都有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的习俗。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象、祖宗影象、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行礼。可以逗留吃饭、谈心。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象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际、表示谢忱。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部分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如今、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称之为“除夕”。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守岁)的习俗、表示从农历本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454559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