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如何解析典故

2022-11-15 23:1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如何解析典故》,欢迎阅读!
语文,高中,古诗词,典故,鉴赏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如何解析典故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如何解析典故? 高中语文

古诗词鉴赏如何解析典故?》,帮助大家在诗词鉴赏上更进一步。 高中古诗词鉴赏中如何分析典故?

在我国的古代诗词典中,经常出现一些典故,运用典故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对于鉴赏者来说,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典故的运用是古典诗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可是,如果遇到“典故”这个拦路虎而不知所措的话,就必然影响到鉴赏的效果。张伟明先生在《2002高考语文命题展望》中还特意提到过“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这句话明示我们,所选诗歌材料中的用典应该不会超出教材的范畴。同时也可知典故也是考查的内容之一,因此,适当积累是很有必要的。 阅读以下歌词并回答问题。[2001上海 高考 [试题] 摸鱼儿(辛弃疾)

春熙曾出海,从湖北迁到湖南。王正之,同一位官员,买了一个小酒馆作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①,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②。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 昌门事务:汉武帝时期,陈皇后失宠,住在昌门宫。陈太后听了司马相如的文名,献了一百斤金子,便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抒发自己的感情。武帝读了这本书后深受感动,陈皇后也很受宠若惊。② 蛾眉曾被嫉妒:屈原被奸臣嫉妒和排斥。屈原被流放后,把它比作“飞蛾眉”(美女),在《离骚》中嫉妒不已。

[题目]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宠幸,但都死于非面,所以词中“玉环飞燕皆尘土”这一句的寓意是――――――――――。 点击查看:更多高中中国古诗词欣赏技巧分享

此题涉及对词中典故寓意的理解。解此题时一要注意文后的两条典故的注释,才会理解词人蕴涵其中的不受重用的愤愤不平之情。另一方面要结合辛弃疾所生活的积弱不振、


苟且偷安的南宋时代和他力主抗金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进而弄清“君”(隐指当时的主和派)“玉环飞燕”(喻指炙手可热的投降派)的寓意。 [答:]温和派(投降派)永远不会有好下场。

当然,鉴赏诗歌从根本上还离不开平时的积累。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多背一些诗歌,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是有帮助的。 以上是关于如何分析典故在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学习中的重点理解和积累。我相信我们的中文水平会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4780591fe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