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平均工资数据是多少

2023-04-14 09:2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全国各地平均工资数据是多少》,欢迎阅读!
平均,工资,各地,多少,数据



全国各地平均工资数据是多少





全国各地平均工资是多少

平均工资和个人收入水平有啥关联

据国家统计局信息,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反映的是税前工资水平,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个人缴纳部分。因此,公布的平均工资并不等于实际的到手工资。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此前还介绍,由于各单位所处行业、所在地区和经济效益不同以及个人所属的岗位不同,工资水平有高有低。实际上,工资一般呈现正偏态分布,平均值往往高于一般水平,即大多数个体数据低于平均值。因此,要更加准确地了解工资差距及变动情况,不仅要看总体平均数据,还要结合更详细的分地区、分行业、分岗位工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不过,平均工资能反映一个地区或行业的工资总体水平,对于了解地区或行业发展,制定或调整产业发展、民生等相关政策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数据显示,2021年,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平均工资水平较低,与其他行业相比,增速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不少专家认为,接触类服务业如餐饮业等近几年受到较大冲击,但这些行业吸纳就业能力强,跟民生保障息息相关,应该继续细化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针对性纾困举措,促使其平稳发展。

此外,平均工资也事关就业人员的福利和权益。平均工资可作为征缴和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及城乡居民最低保障标准的重要依据,是政府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分配政策的重要依据,对制定税收起征点标准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在平均工资之外,还可考虑发布工资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等数据,便于社会各类人员找到本群体人员工资水平所处的位置。这些数据结合起来,将不仅仅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经济发展态势,对于经济结构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的制定及实施等都是重要参考。 平均工资计算方法

平均工资是劳动工资统计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某一单位来说,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是用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除以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计算得到的。同样, 计算一个地区、行业的平均工资,则用该地区或该行业所有统计单位的工资总额除以相应统计单位的平均人数。计算公式为:

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其中,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是指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以及社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等。在工资统计中,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只要是具有劳动报酬性质的支出,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年度、季度、月度)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数。月平均人数是以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之和,除以报告月的日历日数。算公式为:

月平均人数=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之和/报告月的日历日数 对新建立不满整月的单位(月中或月末建立),在计算报告月的平均人数时, 以其建立后各天实有人数之和,除以报告期日历日数求得,而不能除以该单位建立的天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482517ca0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1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