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1

2022-03-21 02:02: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走一步再走一步1》,欢迎阅读!
走一步再走一步1

《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二课时说课稿

东津二中 王永红

一、说教材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是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以人生为主题编选课文。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都各自从不同角度,用不同题材回答了“怎样走好人生之路”这个问题。阅读五篇文章,不但对同学们正确认识人生,走好人生之路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可以引发学生对有关人生问题的一些思考。

《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了“我”童年的一次冒险和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战胜困难脱险的经历,告诉我们:困难和危险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怕它,将它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困难,从眼前脚下做起,就能个个击破、战胜它的道理。文章通过一个故事生发出人生感悟,引出一个富有哲理的道理,给人以启发和教育 二、说学情

对一个刚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同学来说,初中生活的开始,意味着另一段人生旅程的开始,他们是带着父母亲友的期望,在他们殷切的目光中走进初中校园的,因而在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设计与规划。他们有理想,有目标,有干劲,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因而一遇到困难,或手脚失措,不知该咋办;或怨天尤人,哀叹命运不公;或干脆打退堂鼓,畏惧退缩。总之,他们大都不敢面对困难,正视困难,积极思考,从而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故对学生进行正视困难并积极克服困难的思想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前面对教材、学生的分析,我从三维方面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体会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进行简单的仿写

2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整体感知、深入理解中,感受“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对生活的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学生正视困难积极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教学重点:理解“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对生活的意义。 教学难点:多角度阅读文本 四、说教学方法 ) 教法

1、引导法。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经历体会“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蕴含的哲理 2鼓励法。七年级的学生有点羞涩,对于某些问题虽然有自己的看法,却不太大胆表达,教师要特别用心鼓励。 ) 学法 1模仿法。对于文章中的环境描写,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适当穿插一两句,锻炼锻炼。 2、小组合作探究法。对于多角度阅读文本这一环节,有些难度,需要集思广益,共同完成。

五、教学流程

() 励志歌曲,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针对中学生喜欢听歌曲,尤其喜欢听励志歌曲的爱好,结合本文的中心—战胜困难,用歌曲《我相信》激发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和信心。 (二)再读课文,回顾主旨

这段爬悬崖的经历虽然已过去很多年,但对于“我”来说是难以忘怀的,因为“我”从中获得了“永远忘不了的经验”。这“经验”指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第一节课时,已经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梳理,主旨的探究,这时可以重读课


文,回顾上节课的重点,也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三)质疑问难,创新阅读 我的这次成功,与文中的几个人物是分不开的,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设计意图: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文中的人物特点,对人物做出合理的评判,从中有所感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哪些地方写到杰利,请一一加以评论。 ──请评论四个孩子的行为。

──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四)环境描写,我来模仿

设计意图: 体会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进行简单的仿写。 1.浏览课文,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同桌交流它的作用。 2.写一段话,用上环境描写,表现回家时的高兴心情。 (五)联系实际,交流经验

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有什么经验教训? 设计意图: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畅谈心声。 (六)吟咏诗歌,增强信心

播放伴音,齐诵汪国真的诗,结束学习。 六、说板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设计意图:简洁直观的反映本节课的重点,形象巧妙,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说教学反思

回顾这节课,我做到了:

1、教学环节设计合理,过渡自然, 2、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方法实用,

3、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性高,气氛活跃 4、导入,结束有氛围,板书巧妙等特点。

不足之处是教师的语言不够丰富,亲和力不强。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多锻炼,敢创新,不断进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4c4c2e8a8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