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社会学

2023-01-29 12:2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工业社会学》,欢迎阅读!
工业社会学

工业社会学

工业社会学:亦称“产业社会学。研究工业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产生于20世纪。莫尔的《工业关系与社会秩序》是最早的工业社会学专著。宏观研究工业与社会方面的关系,如工业与人口问题、工业与社会变迁、文化与工业发展等,微观研究工业企业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如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人的工作与企业管理等。

企业社会学研究企业内部社会关系与外部社会联系及企业组织发展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研究内容: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过程、组织文化、组织保障、组织控制;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企业与社区的关系、企业与公众的关系。

后工业社会学研究发达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后的经济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研究范围:工业社会的危机及其解决办法、后工业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发展以及文化发展,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后工业社会的未来发展等。

工业采掘:自然物质资源和对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进行加工或再加工的社会生产部门。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为消费者提供日用工业品。工业可分为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又可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在西方,工业亦称制造业,通常仅指加工工业而言。

工业化: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中心转向以工业为中心的变化过程。在中国概括为四个特征:重工业的生产占优势;工业的地位超过农业;先进的机器设备基本上装备了国民经济的各部门;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工业现代化: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组织的工业生产。包括:工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工业结构现代化;工业生产组织现代化;工业管理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工业人员结构现代化。

产业革命:亦称“工业革命”。广义指一切历史阶段所发生的生产体系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革。狭义指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纺织工业,80年代后因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而遍及各个工业部门;

19世纪法、德、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其包含了生产技术革命和社会关系变革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机器大工业以及工厂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并使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巩固。与此同时,产业革命创造了一个人数众多的工业无产阶级和一个大工业资本家阶级。机器的使用,使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同时也使工人被束缚在紧张的劳动中,变成机器的附属物,加深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产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和东西方关系的变化,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学者提出“多次工业革命”说,如称19纪后期的电动机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中期的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发明、电子计算机出现、自控技术的应用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工业社会:指工业革命以后的社会和时代。广义指实现工业革命以后的社会,主要是西方和其他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狭义指已脱离农业社会但尚未进入后工业社会的社会。既可指社


会发展阶段,又可指具体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特征。其特征为:工业的机械化、科学化;生产事业的企业化、资本化;组织管理的标准化、合理化;交通运输的机械化、动力化;工人阶级的兴起,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大幅度增长;大批大城市的发展。

后工业社会:又称“后工业化社会”。西方学者所认为的继工业社会之后的一种社会形态。美国社会学家贝尔1959年首次使用该概念,1973年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作了全面阐述。认为,人类社会是由前工业社会(包括渔猎社会和农业社会)经过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发展的。贝尔的这一思想受到学者的普遍重视。后托夫勒所讲的“第三次浪潮社会”,实际上与贝尔的“后工业社会”是指同一历史阶段。一般认为,后工业社会有五大特征:(1)经济上从制造业为主转向服务业为主;(2)社会的领导层由企业主转变为科学研究人员;(3)理论知识成为社会核心,是社会革新和决策的根据;(4)未来的技术发展是有计划、有节制的,技术评估占有重要地位;(5)制定各项政策需通过“智能技术”。在后工业社会里,“理论知识的积累与传播”已成为革新与变革的直接力量。 超工业社会指没有污染和通货膨胀的理想社会。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面对资本主义危机而提出的概念。认为人类当前所处的工业时代是个大量生产、大量滥用、大量浪费的时代。只有通过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改革,才能创造一个没有污染、浪费和不安定的社会。

企业文化: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征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以及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三个层面构成:(1)表面层的物质文化,包括厂容、厂貌、产品造型、产品质量等。(2)中间层次的制度文化,包括管理体制、人际关系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等。(3)核心层的精神文化,包括经营理念、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社会责任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这种企业文化被称为“企业精神”

企业环境: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条件及运行中的诸多关系。由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构成。企业内部环境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内部条件和各种关系,包括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劳动条件、企业内部人际关系、企业文化等。企业外部环境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外部系统,包括自然条件、市场条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和政治体制、社会文化背景等。

企业素质:一定社会生产条件下由企业内部各种因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生产经营的能力、平和效益的综合反映。表现为:(1)人员素质;(2)技术素质;(3)经营管理素质;(4)应变素质。企业素质的优劣取决于企业现有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更取决于人员素质,尤其是管理层和领导者的素质。

企业活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动积极性和生存发展的力量。由内在动力和外部影响共同作用所激发。包括市场适应和应变力、产品竞争力、技术开发和创新力、资本增殖力、管理人员团结进取和领导人员优胜劣汰力、职工凝聚和人才合理流动机制的建立等。

企业形象:企业给予社会公众的包括外表到内在经营质量的整体观感和印象。具体可分为:(1)表层形象。指厂容厂貌、技术装备、产品质量、包装、商标、广告等直观部分。(2)深层形象。指企业的精神面貌、群体意识、企业哲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人员素质、政治思想工作、技术与管理水平、企业竞争能力等非直观部分。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财富。

企业行为追求一定目标的企业社会活动。按动机可分为:目标合理行为,即为达到企业目标经过科学决策的行为;价值风险行为,即企业为获取更多价值的冒险行为;日常经营行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54ba2bebb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