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舞的发展历程

2022-04-27 18:1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敦煌舞的发展历程》,欢迎阅读!
敦煌,历程,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敦煌舞的发展历程

作者:付印明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5年第08

【摘要】源自敦煌莫高窟佛教艺术壁画的敦煌舞蹈,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舞蹈。敦艺术也是人类历史文化和中国文化中的一大奇迹和瑰宝,举世闻名。敦煌舞蹈则是敦煌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舞蹈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舞蹈类别,它所蕴藏的价值和拥有的独特魅力,让敦煌舞蹈在今后的发展中拥有一片辽阔空间。 【关键词】敦煌舞蹈;历史地域;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识码】A

敦煌舞的名词是从敦煌学分化出来的。敦煌学现在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新学科,二十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敦煌舞是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舞姿形象为原型,经过当代舞蹈艺术家、编导者和研究人员的再创作,重新复活于舞台之上的一个新舞种。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在敦煌莫高窟里凝聚着丰富的舞蹈艺术形象,如经变图中的伎乐菩萨和天宫伎乐菩萨的舞姿造型、飞天、金刚力士等,这些造型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有浓郁的民族色彩。由于地理历史环境的关系,所有舞乐,可分为三类:中原舞乐、西域舞乐、外国舞乐。后两种通称为胡乐,这些舞乐早在汉晋时代已经互相交流,这在石窟艺术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敦煌莫高窟的石窟艺术举世闻名,它是一种宗教文化的体现,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吸取了印度佛教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重要资料。石窟艺术也是一种佛教艺术,它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在石窟壁画中除了依据佛经传说中的乐神形象塑造的飞天、天宫伎乐外,还刻画了不少歌舞表演的情景。 敦煌石窟艺术是南北朝时期随佛教东传而兴起的,是几个朝代更迭和众多艺术匠人累积而成的艺术精华,在这些石窟的壁画和雕刻中,乐舞形象几乎是处处可见,为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种独特的地域特征和历史遗存为敦煌舞蹈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契机。

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中国的乐舞文化便从东、西、南三个方向与世界展开了多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向世界播撒中华乐舞的文明种子,世界各种形态的乐舞艺术也伴随交流传至中国。在南北朝北魏孝文帝的支持下,中原乐舞传至敦煌,敦煌壁画上的天宫伎乐飞腾起来,以敦煌舞为代表的佛教乐舞在中国传统乐舞文化总体格局中初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汉魏时期文化传播依托政治、军事、佛教的力量进行。丝绸之路的开辟成为连接东西方物质文化、精神艺术交流的纽带,从汉代至明代历时1800余年,它承担着中国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58bb19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