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远影响研究

2022-04-24 00:26: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远影响研究》,欢迎阅读!
主要矛盾,深远,新时代,变化,我国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远影响研究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决策部署、整体规划具有深远影响,对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研究有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影响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表述和判断。对于这个重大论断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有利于推进新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远影响之逻辑关系

真正理解和把握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远影响,就得理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社会发展各层面之间的逻辑关系。 1、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纵观中国社会发展史,每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都会引起社会发展目标和方向的改变。

新中国成立,我国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952年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动员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了规范的表述: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基于此,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即为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群众物质文化需要。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唯物辨证法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间、现象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与想象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和现象有某种联系或关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势必会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在哲学上,联系的观点强调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和相关性,这也是进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远影响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 矛盾是推动事物和社会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也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而主要矛盾影响着、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也就是说在社会发展中主要矛盾起着领导、决定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同时,在新旧矛盾的克服、转换与更替中,事物和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转变。根据矛盾论的理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势必会影响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矛盾论也是我们研究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远影响的哲学理论基础。 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远影响


十九大报告作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判断,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会对我国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从理论上看,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判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现和发展。

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要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我国发展过程中,时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有效结合,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从理论和内涵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历史充分证明,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能否顺利开展。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结合发展实际提出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判断,反映了我们党能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深刻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发展的状态和趋势,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结论。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指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第一需求是物质需求,精神文化等高层次需求只有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于是群众需求便向着更高层次需求迈进,开始对于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提出要求,社会主要矛盾需求层面变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逐渐指向于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的最高追求。

2、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是制定国家各项政策、战略的重要依据。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判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概括总结,展现了新时代的新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应把握好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这个需求方面的主要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针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有效提出党和国家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政策支持。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属于需求层面,对于这个问题的全面认识,有利于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有利于把握新时代的人民新需求,这种新的需求具有多变性、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对于新需求的发展规律的把握,是制定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的重要依据。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属于供给层面,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准确判断,是基于发展的新阶段做出的正确判断,反映了新时代我国在供给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发展方式,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用新发展理念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5c8de9747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f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