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刘禹锡《秋风引》诗词赏析 精品

2022-11-10 11: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词鉴赏-刘禹锡《秋风引》诗词赏析 精品》,欢迎阅读!
刘禹锡,诗词鉴赏,赏析,秋风,诗词

刘禹锡《秋风引》诗词赏析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

刘禹锡的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

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 下面是 秋风引 唐代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译文

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

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秋风的声音。 注释

引一种文学或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即引子,开头。 至到。

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晋陶潜《咏荆轲》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雁群大雁的群体。 朝凌晨。

庭树庭园的树木。 孤客单身旅居外地的人。

汉焦赣《易林·损》路多枳棘,步刺我足,不利孤客,为心作毒。 这里指诗人自己。


闻听到。 鉴赏

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

进一步推寻思索还暗含怨秋的意思,与李白《春思》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

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本是无可究诘的。

这里虽以问语出之,而诗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接下来就宕开诗笔。 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 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

结合前两句诗,脱胎于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而可以与这两句诗合参的有韦应物的《闻雁》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但韦诗是以我感物,以情会景,先写归思,后写闻雁。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这样写,其情自深,如果倒转说,就成了一般人都写得出的普通作品了。

这首《秋风引》前两句所写的秋风始至、鸿雁南来,正是韦诗后两句的内容,恰恰是把韦诗倒转过来说的。

它是远处落想,空际运笔,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

至于韦诗前两句的内容,是留到篇末再写的。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归思方悠哉的楚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

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端的发问。

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而随处存在,此刻风动庭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5de78b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3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