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共空间重构:再塑造化的三维向度

2022-04-25 11:2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区公共空间重构:再塑造化的三维向度》,欢迎阅读!
向度,三维,重构,造化,公共

社区公共空间重构:再塑造化的三维向度

作者:刘艳

来源:《理论与创新》2020年第07

【摘 要】随着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基层公共生活不断衰落,公共空间遭受挤压和割裂。社区建设被赋予了公共空间重构,社会结合团体再塑造化的意义。如何更好地整合被分裂的城市空间,化解空间私有化、碎片化的问题,重建社区公共性,提高居民的社区认同、社区凝聚力和社区生活质量,需要我们结合城市空间发展现状,思考公共空间的生存之路,本文将对此展开叙述。

【关键词】社区公共空间;社区认同;再塑造化 引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人口流动频繁,城市住房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基层社会的异质化明显。此外,城市社区的单元楼结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消息、情感的沟通,社区成员之间互不认识,因此交往欲望也很微弱。在这种人际交往缺少的社区里,住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也会下降,从而致使社区内联系的削弱,住民缺少安全感与归属感。可见目前在我国许多城市新型社区中,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完善的必要性。

和睦的社区邻里关系离不开社区的有力措施,居民的了解与认同感增进需要社区为居民互动提供合适的场所。而公共空间是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城市居民进行交流与互动的开放性场合。公共空间是针对各种社区普遍存在人际关系冷淡、共同体意识弱化等现象,在建筑设计上进行优化,增强空间的融合和贯穿,让大家共处同一屋檐下,从而有助于邻里之间的交流,以此消减邻里之间的陌生化。公共空间有助于优化小区布局和建筑设计,通过内部的公共空间与外部环境的改善,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氛围,它不仅促进邻里的向心感、凝聚力与亲和性,而且还能满足人们文娱、休闲、活动的必要。 1.增加参与感,共建新的公共空间,拓展居民参与方式

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强调一定场所之内的公共精神、归属意识,它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消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一。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社区在成为各类社会群体的聚焦点,居民群众对社区服务提出的需求越来越多。新的公共空间需寻找与社区的连接点,引导社区内的居民共建公共空间,为公共空间出谋划策,探索社区参与新模式。公共空间在入驻新社区之前,实地融入在地的居民,结合每个社区的特点去设计有利于居民深度参与的形式,如服务设计前与居民交流,收集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想法;以社区发展为视角,梳理社区公共问题,了解居民对筛选出的公共议题的认知,绘制社区愿景,使社区居民由原先的旁观者转变成为一个建议者、执行者的角色,调动更多居民参与,使社区资源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5f79fd01b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9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