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张糖纸》阅读题

2022-04-28 20:05: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千张糖纸》阅读题》,欢迎阅读!
糖纸,千张,阅读



一千张糖纸

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北京外婆家做客。正是“七岁八岁讨人嫌”的年龄,加之隔壁院子一个名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两个人的种种游戏更使外婆家不得安宁了。

表姑在外婆家养病,她被闹得坐不住了。一天,她对我们说:“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累呀?”我和世香互相看看,没有名堂地笑起来。是啊,什么叫累呀?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累的问题。有时候听见大人说一声:“喔,累死我了!”我们会觉得那是因为他们是大人呀,“累”距离我们是多么遥远啊。当我们终于笑得不笑了,表姑又说:“世香呀,你不是有一些糖纸吗,为什么不再多找一些漂亮的糖纸呢,多好玩呀?”我想起世香的确让我参观过她攒的一些糖纸,那是几十张美丽的玻璃糖纸,被夹在一本薄薄的书里。可我既没有对她的糖纸产生过兴趣,也不觉得糖纸有什么好玩,世香却来了兴致,她问表姑:“你为什么让我们攒糖纸呀?“攒够一千张糖纸,表姑就能换给你一只电动狗,会汪汪叫的那一种。

我和世香惊呆了。电动狗也许不会让今天的孩子稀奇,但在二十多年前我童年的那个时代,表姑的许诺足以使我们激动很久。那该是怎样一笔财富,那该是怎样一份快乐?更何况,这财富和快乐将由我们自己的劳动换来呢。

从此我和世香再也不吵吵闹闹了。外婆的四合院安静如初了。我们走街串巷,寻找被人遗弃在犄角旮旯的糖纸。那时候糖纸并不是随处可见的,我们会追逐着一张随风飘舞的糖纸在胡同里一跑半天的;我和世香的零花钱都买了糖——我们的钱也仅够买几十颗,然后我们突击吃糖,也不顾糖把嗓子齁得生疼;我们还守候在食品店的糖果柜台前,耐心等待那些领着孩子前来买糖的大人,等待他们买糖之后剥开一块放进孩子的嘴,那时我们会飞速捡起落在地上的糖纸,一张糖纸就是一点希望呀!

我们把那些皱皱巴巴的糖纸带回家,泡在脸盆里把它们洗干净,使它们舒展开来,然后一张一张贴在玻璃窗上,等待着它们干了后再轻轻揭下来,糖纸平整如新。暑假就要结束了,我和世香终于每人都攒够了一千张糖纸。

一个下午,我们跑到表姑跟前,献上了两千张糖纸。表姑不解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我们说:“狗呢,欠我们的电动狗呢?”表姑愣了一下,接着就笑起来,笑得没完没了,上气不接下气。待她笑得不笑了,才擦着笑出的泪花说:“表姑逗着你们玩哪,嫌你们老在院子里闹,不得清净。”世香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悲愤和绝望,我觉得还有对我的藐视——毕竟,这个逗我们玩的大人是我的表姑啊。

这时,我忽然有一种很累的感觉,我初次体味到大人们常说的累,原本就是胸膛里那颗心的突然加重吧。 我和世香走出院子,我们俩不约而同地把精心“打扮”过的那一千张糖纸扔向天空,任它们像彩蝶一样随风飘去。

我长大了,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起那一千张糖纸——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

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可所有的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么?

1、以下为本文出现的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 乏(kuì) 积攒 (zǎn) 寄予(yǔ)

B (hōu) 旮旯 (gā lá) (xián) ..

C (duò) 谎(sā) 开(bāo) D 视(miǎo) 薄的书(bó) 褶(zhě)

2、第⑤段主要描述了清洗糖纸的过程,其中“泡” “贴” 这几个动词用

的十分贴切、传神,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3、第⑧段运用了 修辞,试分析此修辞用在此处的作用。3分)

4、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的“累”字?本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所起的作用是什么?(4分)

5、课文最后二段能否删去?它们在课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分)






6、本文的题目是本文叙述的线索,请你依据自己对全文的理解,给本文换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2分)



答案:1D 2、“洗”、“揭” 这几个动词表现了孩子清洗糖纸的耐心细致和心灵手巧,也饱含着对糖纸的呵护和珍惜之情,还蕴含着孩子对实现希望的执着和期盼。3、比喻 此处的“彩蝶”反用其常用意义,表现由糖纸引起的心灵的伤痛,希望自己所感受到的伤害能像这些糖纸一样“随风飘去”。4、这里的“累”指的是心理上的沉重。结构上与文章开头“我”和世香“从来没有思考过累的问题”相呼应,内容上重在表现攒糖纸一事对“我”的影响之大,对孩子心灵的伤害之深。5 能,这两段是在叙事基础上的议论能起到画龙点睛、点明中心的作用。还要引导学生将这种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629dadf7f1922791688e83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